為便利沒有人民幣或人民幣存款量不多投資者申購人民幣計價新股,以及日後買賣人民幣計價股票,消息透露,港交所(00388)正與本港人民幣清算行中銀香港(02388)商討,研究設立一個額外人民幣資金池,但規模並非如外界想像般大,只是充當如「氧氣筒」角色,供有需要時使用。
消息透露,港交所已與中銀香港開會,討論建立人民幣資金池的可行性,大方向是「外幣(港元)入、外幣(港元)出」,包括人民幣計價新股公開招股時,申請認購以港元支付,實際分配股份後,才按人民幣計算,退款為港元,換言之,假如有關新股集資1億元人民幣,並認購十倍,超購部分9億港元,實際認購部分是1億元人民幣,退款時按擬訂匯率退回港元。對發行人而言,集資額依然是1億元人民幣。
至於上市後買賣人民幣計價股票,資金池初步構思是若客戶無人民幣或人民幣不足,經紀可將港元拿到資金池兌換為人民幣,然後替客戶購入人民幣股票,售出有關股票時取回的款項則是港元,例如在資金池以港元兌換,購入10元人民幣股票,他日股票漲至11元人民幣時,退回等同11元人民幣的港元,避免資金池乾涸。
據悉,為便利買賣人民幣計價股票的資金池,規模並非如外界想像般或有逾千億元人民幣龐大,只是提供「頭寸」予有需要時使用,規模不會是固定。與此同時,資金池並非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而是沒有人民幣或人民幣存款量不足的散戶,但因利用資金池手續較繁複,例如需登記等,估計未必會有很多散戶使用。不過,有關構思仍需進一步研究,現階段沒有任何定案。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稱,人民幣計價股票對人民幣流通量敏感度高,港交所正與銀行研究建立人民幣資金池有關的外匯兌換及其他庫務安排,期望今年下半年推出資金池。據了解,除與銀行商討資金池外,港交所稍後會與其他團體,要是最後透過市場機制已可為市場提供足夠人民幣,未必需要額外設立一個資金池。
有銀行界人士認為,理論上有關構思並非不可行,但要視乎運作細節。惟有業界認為,人民幣計價新股公開招股時,涉人民幣及港元,操作頗為複雜,實際運作有困難,又說構思只從投資者角度出發,並無考慮其他後勤支援,而且新股招股期一般只有一周時間,太過複雜會引起不便。
他又說,本港新股公開發售不只黃表(透過經紀或銀行),還有白表或白表eIPO等渠道,而且公開發售分派股份等程序,均要所有渠道一同處理;相反,由於零售人債只在指定銀行分銷,僅一個渠道,可做到如上述般公開招股時涉及人民幣及港元。
至於買賣人民幣計價股票,市場人士認為,若客戶長期不售出股票,以致股票「買及賣」不是對等,有關構思運作上會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