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妍語:新年願景香港常青

回首過去一年,沒有太多巨大的天災,也沒有第二次金融海嘯谷底,可是讓我久久未能釋懷的,卻是與年輕人有關的幾宗事件,看似毫不相關,卻隱隱的藏着憂患。

其一是歐元區的主權危機,○九年挽救銀行體系的沉重代價,直接體現在政府身上。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地的經濟出現邊緣化,相繼受到投資者拋售,希臘的信貸評級被降至BB+,與菲律賓、印尼相若,比印度還差。其中最直接的經濟指標─失業率,可說是慘不忍睹,西班牙的失業率超過20%,更有報道指當地25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40%,很多人屢次求職卻只能輾轉打着散工過日子。多家國際媒體開始爭相採訪這「悲情的一代」,把他們斷了線的夢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每個人眼前。一整代人同時失去對未來的希望,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他們的下一代就成長在黑暗的年代中嗎?

其二是富士康(02038)的連串自殺,一個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突然接二連三地選擇跳樓輕生,卻沒有明顯的動機企圖、也沒有衝突流血,比偵探小說還要撲朔迷離。有人遷怒於邪教,有人埋怨企業剝削,前者嘛,我不能評論;後者嘛,以前我曾經到過台北富士康的總部,確實很簡單、很節約,不過對於加工企業來說,微薄的利潤就是起家的本錢,從往昔打拚至今天,靠的就是單位數毛利率的點點積累,年年如此,也不見得就是自殺事件的近因。現在人人手上一部蘋果公司的iPhone,正正就是富士康所代工,iPhone的價錢卻並非其代工者所能左右。

發揮「80後」敢闖優勢

基本的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選擇,基於哪個選擇可為他帶來的效用(Utility),這就是他決策的唯一標準。也就是說,一個人選擇輕生,因為他認為人生往後幾十年原地不動的幹下去,其所得總和或許比輕生的賠償費還要少。年輕人所以選擇失業,就是因為他們工作的所得,比領取失業救濟金還要少。年輕人的時間和努力,真的就那麼不值錢嗎?

在香港,時間就是金錢,每天像是有無數新的機會正要向你招手。要是有人能記錄每天每個城市裏的人平均步行速度,我相信香港必定榜上有名。你也許說,亞洲是高增長的地區,自然人人忙碌;其實不然,我最近與印尼的幾個大學畢業生談話,他們不愁吃穿,也沒有去求職實習的緊迫感,對未來一副不以為然,與同伴們在炎熱的天氣中呆着,忘卻時間的流逝,像是沒有甚麼事情值得他們興奮。這在於城市的氛圍,社會的步伐,還有我們對未來的希望。

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如何善用年輕人的時間,讓他們有平台發揮創意和幹勁,轉化為對GDP與社會進步的貢獻,是每個當權者和企業管理人都應該細嚼的一門學問。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今年將成立「香港青年服務團」,招募及資助高中畢業生、大專生及在職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6至12個月,提供教育、衞生、環保等知識訓練。雖然有人說這是現代版的「上山下鄉」,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企業與社會各界更重視透過不同方式拓寬我們新生代的視野,發揮「80後」年輕、敢闖的優勢,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與財富。

擁有機會,擁有希望,並非必然。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好好把握眼前所有,用青春讓香港常青。

妍宇,《香港華爾街的孩子》作者,畢業後一直在香港的華爾街工作,現任職跨國投行,卻始終是不折不扣的狂想一族;游走在城市之中,沉睡在字裏行間。

妍宇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