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零售銀行今年首三季的稅前經營溢利,平均增加10.5%,惟在低息環境下,淨息差在第三季進一步收窄至1.32%,期內非銀行中資企業貸款增約14%至14,239億元。不過,根據調查顯示,未來六個月預期貸款需求的樂觀度減5個百分點至62%。
金管局最新一期季報指出,受惠於貸款準備金減少,以及費用與佣金收入增加令盈利上升,本港零售銀行首三季稅前經營溢利同比增10.5%。
本港銀行淨息差進一步下跌,淨息差由第二季的1.35%降至第三季的1.32%,首三季淨息差亦跌至1.33%,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51%。本港銀行資本水平仍穩健,截至九月底的綜合資本充足比率為16.1%,與六月底的16.2%相若。
本地貸款在第三季進一步上升10.2%,主要來自股票融資貸款、物業貸款、批發及零售業貸款,其中股票融資貸款按季增逾3倍,主要與第三季新股市場暢旺相關。
在新股活動及人民幣升值帶動下,港匯由第二季的7.7935轉強至第三季的7.761。
整體非銀行中資企業貸款額,由12,468億元增至14,239億元,其中零售銀行非銀行中資企業貸款總額由六月底的9,025億元增至九月底的10,378億元。
根據金管局於九月進行信貸展望調查,雖然受訪機構對未來六個月本地貸款需求前景仍感樂觀,不過樂觀度由67%降至62%,而對於預期住宅按揭貸款會減少的受訪機構有增加,大多數受訪機構對貿易融資及建造業,物業發展與投資在未來六個月貸款需求感樂觀。
銀行界人士認為,本港低息環境仍會持續,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淨息差仍然受壓。另由於新一輪壓抑樓市措施將令樓市成交量有所下調,樓按貸款需求將會減少。
由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表現反反覆覆,認可機構普遍減持非結構性工具,並增持外匯基金票據等,截至六月底止,申報認可機構持有的特定債務證券市值為16,630億元,與去年底相比減少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