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央電視台引述分析表示,包括對沖基金在內,囤港熱錢年底可望達10萬億元,並希望進入內地炒作圖利。《法制日報》引述專家指,自今年初起,流入內地的熱錢很可能已逾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這可解釋美國在印鈔票,卻在中國通脹。
事實上,「金磚四國」十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均超過預期,連韓國的CPI也大漲4.1%。
對於有10萬億元熱錢囤港,伺機進入內地的報道,財庫局局長陳家強昨在其網誌發表文章,直言這與事實不符。他指在港運作的對沖基金,主要投資本港及區內股市,而且內地資本帳目未全面開放,在港資金調回內地必須經過特定渠道,需由內地有關當局審批,並要符合集資時所申明的用途,不大可能短線炒賣。他又呼籲市民留心市場情緒化的傳言,要小心分析消息的真確性。
此外,他又不認同本港存在利用跨境貿易炒作人民幣的情況,認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於第三季加速增加,主因是六月份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計劃進一步擴至二十個省市。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總值,只佔內地總貿易額百分之一至二,可見香港人民幣結算在資金流所扮演的角色被誇大。
他又說,截至十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僅2,171億元;相反,內地存款總額逾70萬億元。本港人民幣資金池目前依然較細,根本不能對內地市場形成任何實質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