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專家預期,十一月消費物價(CPI)高於上月,可能創出年內峰值。這不在意料之外,因為通脹來得急,已形成步步登高的趨勢,而央行月內密集出手,未能顯出甚麼效果。倒是國務院十六條行政措施,直抵生產及流通等多個環節,可望對民生範疇的漲價,發揮暫時抑制作用。但如眾所周知,行政措施能做的是降火,並不是滅火,除非倒退到計劃經濟時代,否則行政措施遏通脹終非長久計。
內地現成的例子就是調控房地產,行政手段不可謂不多,但效果不過重手打壓了交投,樓價不跌反升,調控落實到地方政府問責,甚至出動到住房限購令——被專家形容為給居民發「房票」,與計劃經濟時代的肉票、糧票相提並論。今輪遏物價也落實問責地方政府,像這樣的「終極」行政招數,因為直接打擊炒風有時立竿見影,但長遠真的比市場化運用貨幣政策更有作用嗎?難道沒有更可行的、市場化的方法嗎?
內地行政手段硬、市場手段軟的配搭,有虛耗時機之憂。人行副行長馬德倫日前表示,近期採取的緊縮政策旨在抑制價格上漲,以及貨幣供應增長過快。還強調,每個時期會根據具體的形勢有不同的側重,央行希望措施可以引導公眾和市場的預期,使政策體現效果。這些政策表述的標準版本,凸顯的不過是一貫的原則,至於引導公眾和市場的預期,實際情況相去很遠,也不見得彰顯政策效果。
上月央行實施了一次加息,但官方對是否進入加息周期諱莫如深,這同市場預期極大分歧。一方面因為小幅度加息未能遏住熱錢湧入的嚴峻態勢,另一方面因為負利率情況的持續存在,市場作進入加息周期的預期是合理有據的。相反,對招引熱錢的顧忌,使央行不承認這一點,不能向市場傳遞明確的政策意向,以致金融機構及投資者未能據以配置資產,減少投機炒賣和市場波動。央行所說「引導公眾和市場的預期」,實則是空有高論、迷亂市場居多。
決策者藉詞保持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不過是保障了決策的自由度,但決策和時間選擇,不能排除會因主觀誤判,導致和實際脫節造成失誤,或猶豫不決成為典型的「慢郎中」。近期央行之所以密集出手,就是在此之前錯失啟動漸進緊縮的時機,到通脹露出猙獰面目,才因症急而被迫出手疾。貨幣政策熱衷玩出其不意,滿足了決策「靈活性」的時候,難免給市場帶來波動,這和「引導公眾和市場的預期」,維穩市場形同水火不容。
人行數據顯示,上月金融機機新增外匯佔款逾五千一百九十億元,是○八年四月以來次高,這成為通脹預期的重要理據。○八年四月新增外匯佔款創出五千二百五十一億元歷史最高時,當月CPI攀上百分之八點五的歷史高位,今次新增外匯佔款次高,是否政策無力、行政手段難遏之下,高通脹降臨的啟示?不能不讓人驚心。嚴峻形勢勢將央行推到艱難選擇之前:是哪怕熱錢圍城,也加大緊縮以至採取加息;還是放縱通脹,禍誤民生,激起民怨?「慢郎中」治通脹急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