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上牽起了「發水」這名詞,但甚麼是「發水」?其實「發水」是指政府監管入則時的建築面積不等同於發展商賣樓時的建築面積,同時是地產發展商其中之一方法去得到最大的利潤。簡單來說,整幢大廈的總樓面是相等於入則時規定的總樓面加入則時可剔除不計算的樓面,而發展商可把「整幢大廈的總樓面」出售,故此「發水」而得來的利潤多少是在乎「入則時可剔除不計算的樓面」多少而定。
現時樓宇「發水」面積空間亦算大,會所、環保露台、工作平台以至訪客泊車位等亦包含於建築面積內。施政報告提出明年四月推出四招嚴打「發水樓」規條,料明年四月實施樓宇「發水」上限10%的規定。
還記得數年前政府推出樓面寬免措施時,原意是希望藉着寬免樓面讓發展商於原定單位數目下,建設環保設施給予居民享用,從而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與質素,惟發展商卻從政策中取利。筆者不難看見儘管有關政策帶來實質影響並不大,發展商可從定價及「特色單位」作為另一取巧之處,但政府多番回應普羅大眾的訴求,從而訂定相關政策,政府之後仍有機制推出策略以紓緩樓市升溫迹象。
由於現時市場熱炒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美元難於短期內扭轉弱勢,加上低利率情況料維持較長時間,可見資金湧入港股及地產市場迹象難以減退,儘管「內患」已在政府極力推行下漸見改善,不過「外憂」因素已是不爭的事實,故本地樓市或本地地產股亦仍維持審慎樂觀。
時富資產管理策略師 李韻儀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