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繼續就美國聯儲局應否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議論紛紛,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周二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質疑QE2成效,揚言完全信任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是愚蠢至極。英倫銀行前官員揚言目前面臨的並非貨幣戰,而是量化寬鬆(QE)戰。
斯蒂格利茨在文中指出,聯儲局以減息刺激經濟,未必取得理想成效,因為該局向銀行業提供低息資金後,業界卻以高息把資金放貸予中小企業,回溯上一次經濟衰退,美企未因低息環境增加投資,反而依靠樓市泡沫支撐經濟。
他又指,即使提倡啟動QE2之士也避重就輕,未敢談及其潛在長期代價,例如聯儲局早前以逾一萬億美元購入的國庫券和按揭抵押證券,將隨着經濟復甦而貶值,由於華府不以市價入帳,故此帳面損失可謂「有苦自己知」。
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前成員布蘭奇弗勞爾斯在彭博社撰寫評論,預期英倫銀行或於下次議息時擴大QE規模,另預估同在下月初議息的聯儲局,將透過QE2每月「泵水」1,000億美元,並建議該局考慮購入短年期的市政債券,紓解地區財困。
聯儲局內部官員在QE2方面持續意見分歧,阿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洛克哈特加入支持QE2的陣營,惟他今年並未擁有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投票權。
另評級機構惠譽警告,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措施未來12至18個月,將是新興國家主權信貸風險的關鍵,其中本國經濟與美元息息相關者風險最高,如印尼、斯里蘭卡和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