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存在的大額外貿順差都成為歐美各國攻擊人民幣匯率的焦點,不過,中國貿易順差是否跟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有所關連?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自人民幣匯改以來,○五至○八年間,中國外貿順差迅速擴大,有趣的是,在這四年裏,人民幣兌美元都呈現急速升值,累計升幅達21.2%,實際有效匯率更升值26.1%;○九年人民幣匯率緊貼美元匯價,有效匯率貶值5%,中國貿易順差卻減少1,280多億美元,顯然,人民幣匯率與中國貿易順差並無直接關係。
目前中國外貿雖存在較大順差,但不是對所有主要貿易夥伴都存在順差,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順差總額553億美元,其中對日本、南韓和台灣地區合計出現1,015億逆差,對美國和歐盟則分別有770億和620億美元順差,而在此期間人民幣對日圓下跌,對美元平穩,對歐元先升後跌。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貿易加權比重,美國和歐元區分別為21%和18.6%,對加權比重最大的亞洲部分,中國貿易是呈現逆差,因此單以匯率來解釋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就顯得難以服眾。
其實,真正導致中國存在大額外貿順差的原因,是中國在國際產業上的分工角色,這種情況在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之間,德國和東歐國家之間也同樣存在。
從九七至○九年,美國對全球出口累計增長53.7%,對中國出口則增長443.4%,是前者增幅的8.26倍,在此期間,美國對華出口增幅是自華進口增幅的1.19倍,如果說,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這個數字就難以解釋了;同期,美國對全球貿易的情況卻恰恰相反,進口增幅是出口增幅的1.47倍,明顯地,這才是真正導致美國貿易赤字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因為美國人的消費竟然比賺到的多出47%。
金榮財富管理首席基金經理 史理生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