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的財經報道很喜歡在報道新股表現時,說該新股每手的首日收市價計,表現如何,每手賺多少錢。筆者一睇到後,都有點無名火起三千丈,慨嘆投資者要倚重這種素質的財經傳媒,要達致投資致勝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或者一眾讀者會懷疑筆者已屆更年期賀爾蒙失調,這般雞毛蒜皮的事,都要那麼大驚小怪,大動肝火。
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要學會投資理念,基本概念不能錯,要作為教育大眾的財經傳媒,更責無旁貸,不能把錯誤理念宣揚出去。
報道每手新股賺多少錢,根本與初學投資股票的散戶無異;每隻新股股價固然不同,每手股數的數目又不同,用每手賺多少去比較不同新股的表現,根本就是橙跟蘋果相比。而且,比較不同投資的表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同期比較(相同的投資時間),較成本賺多少,最好用百分之幾來呈現。
說實在,近期新股市場又確實熾熱無比,一隻在掛牌日直升的微創(00853),已令不少散戶覬覦,再來一隻福源(01682)首日較招股價升一倍,怎不令上市也瘋狂。筆者自己不久前也在大市流動資金比較充裕的時候,認購新股作短期投機(一般是首日掛牌即沽售)。
從前,認購新股比較有客觀標準去衡量是否值得。第一是上市估值,第二是涉資額大小,第三是保薦人往績。除地產股外,上市估值一般是以預期市盈率為基本標準,理論上是愈低愈抵買。集資額方面,有投機經驗的都知道是市值愈小,短期炒供求的可能性愈大,所以要好炒宜小不宜大。
至於保薦人,過往大市值股份以高盛及瑞銀做保薦人的較多勝算,小市值股份則以已改名為派杰亞洲的金榜成績較好。但一切俱往矣,估值低的股份,極有可能未來盈利增長動力不足,所以要趁機上市為大股東套現。
又有可能是行內龍頭已上市,並被基金追得估值過高後,商人銀行趁機向行業內的老二、老三游說其上市作為替代品。
至於看保薦人去跟蹤認購哪一隻新股的方法,亦開始不大靈光。因為很多從前高不可攀的外資投行,在大型新股保薦及包銷生意愈來愈難做(像農行01288的大型新股活動中,很多一線投行都被壓價),所以都競相參與較小型的招股。像有高盛參與的永暉焦煤(01733),上周五場外暗盤收市就跌穿招股價,大型名牌投行的參與,再不是賺錢的保證。
過去兩年觀察,認購新股這個遊戲往往要在大市持續攀升了一段時間,很多人已把手上股票沽得七七八八及不願回頭追入時,是一個比較好的參與時機。因為很多人不願追入而又想有貨時就會去認購新股,令新股認購超額倍數達至安全水平(一般指即使在回撥後都超額十倍以上,令透過90%融資認購新股的人,也不會因需補孖展而必須首日沽貨)。
另外,乏人問津並於市況較差時勉強上市的超級大型新股,不認購而於上市後買入持有一年超過30%回報的股份亦較多,表表者是農行。另外,以市傳基礎投資者要求價格招股的話,友邦(01299)估值較保誠(02378)最初還價壓價還要低,上市可小注認購或候掛牌買入,若持有半年回報應該不遜於農行。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