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年會曲終人散,與會國始終未能就匯率問題達成共識。儘管IMF總裁卡恩認為,「貨幣戰爭」屬過激字眼,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更表示,對所謂「貨幣戰爭」的描述很反感,然而,「商品大王」羅傑斯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很可能會重蹈上世紀三十年代爆發「貨幣戰爭」覆轍,意味最終引致大蕭條,更表示沒有人會是贏家。
美國財長蓋特納表示,IMF對全球經濟重新平衡扮演重要角色,但強調為經濟再平衡採取行動的最終責任在各國身上,又認為IMF必須加強監察成員國的匯率政策及累積外匯儲備的手法,直言過分囤積外儲正嚴重扭曲國際貨幣及金融系統。
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表示,部分國家為達到經濟增長目的,同時要其他國家付出代價,情況屬不能持續,又認為國際社會是時候解決有關問題。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重申會循序漸進推進匯率改革,巴西等新興國家在入市干預本國貨幣升值問題,繼續擺出強硬姿態,令到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就匯率問題的僵持局面再度表面化。世銀行長佐利克警告,當經濟復甦力度不足,政策有變得狹隘的風險,呼籲各國克制避免引發各種保護主義措施。
IMF總裁卡恩更企圖為對立形勢降溫,認為主要貨幣地區間出現「貨幣戰爭」屬過激字眼;法國財長拉加德表示:「我不認為存在貨幣戰爭,任何戰爭都有輸家,我們負擔不起出現輸家。」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認為,匯率應反映經濟基本因素,相信美國依然偏好強美元政策,中國也對人民幣匯價更趨彈性具有承擔,對國際社會最終能夠就有關問題達成共識充滿信心。他又表示,對「貨幣戰爭」的描述很反感。
不過,「商品大王」羅傑斯認為,為刺激經濟,很可能會爆發「貨幣戰爭」,又說「貨幣戰爭」等如「貿易戰爭」,直言若爆發「貿易戰爭」,最終沒有人會是贏家。對於美國及歐洲如何降低負債,他認為,真正方法只有大幅削減開支,但美國及歐洲不會這樣做,這樣解釋為何世界愈變愈差,而不是愈變愈好。羅傑斯又預期,未來數年會有更多經濟問題出現。
IMF未能成功化解國與國之間匯率爭議,其實早為市場預期,但是次會議提出賦予IMF新的政策使命,加強監察主要經濟體的金融穩定,並特別留意各國經濟政策的「擴散效應」,暗示該組織更密切注視美國量化寬鬆措施及中國匯率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更大程度擔當「國際貨幣警察」的角色。
卡恩對新的政策使命表示歡迎,提到自己將出席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及歐元區的年度金融穩定監察任務的總結會議,而IMF會就各國匯率變動、外儲累積及供應等關乎全球經濟穩定的議題,作更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