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特擊:李東生愈戰愈勇

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合資小廠到今時今日的世界彩電產業巨擘,由《時代周刊》的「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搖身一變成為《福布斯》的「最差上市公司老闆」,到近期TCL藉手機業務再上征途,十年間TCL就如李東生口中的「鷹之重生」,業務歷盡高低跌宕,而TCL全球化冒險之旅,正好反映李東生勇於進取、求取大利的性格。

過去三十年,李東生營商策略上的其中一個主要動力,可以用「大膽並敢為天下之先」一語概括,他亦形容「敢為天下先」是TCL的生存基因。八十年代李東生在改革開放之初透過TCL的前身「惠陽電子工業公司」,並成為首批中外合資企業,李東生當時已打破規劃經濟的慣例,以香港銀行借貸代替國家補貼作為創業資金,並通過連串的同業購併,於九十年代末一躍而為內地的彩電生產龍頭,成為中國主要的家電生產企業。

購Thomson電視Alcatel手機

李東生創業首二十年所獲得的成功,亦使他更具雄心,認定TCL必須踏上的全球化業務征途。李東生一直深信,中國會如七十年代的日本及九十年代的韓國一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成就出一批消費電子與家電的環球品牌與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東生於○四年作出兩個非常大膽的決定,一口氣從法國人手上落實收購Thomson電視生產業務及Alcatel手機業務,以求在短時間內使TCL成為真正跨國企業。

「走出去」戰略使李東生與TCL成為國際商界的焦點所在,《時代周刊》與《財富》於○四年就分別選李東生為「全球最具影響力25名商界人士」及「亞洲年度經濟人物」,並於同年成為首位獲法國總統授勳的中國內地企業家,而TCL管理層當時亦向外放出豪言壯語,揚言要在十八個月內將這兩項新購併的業務扭虧為盈。

然而,冒進的購併最終未如預期般成功,TCL雖然透過收購取得Thomson與RCA歐美兩大電視品牌的控制權,但李東生最終卻要用上五年時間,才成功使由TCL多媒體持有的電視業務扭虧為盈,作為最終控股公司的深圳上市TCL集團,期間更因連年虧損而陷入除牌邊緣的「ST股」之列。回顧購併的失敗除了歸咎於文化的差異,使TCL原訂的歐洲業務重組計劃未能成功開展外,更重要是Thomson電視生產業務一直只建基於舊式CRT顯象管工業上,而管理層在接手後亦未能及時推進LCD平板電視發展,直接影響產品的競爭力,而李東生在○六年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內地「最差的上市公司老闆」。

業務重整「鷹之重生」

在TCL低潮期,李東生亦坦然承認,企業在實現業務全球化的個程中,總會發生不完美的事,惟一旦發現不對,就要勇於改正和積極調整,更曾以「鷹之重生」來喻意TCL最終會走出困局開出新天。在李東生的主導下,TCL的電視業務亦多次進行大刀闊斧的人事重整,而在○九年TCL在LCD電視的市佔率排名全球第八,顯示TCL的電視業務已走出最困難的時期。

李東生小檔案

2009年 獲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十年商業領袖」

2008年 獲「德勤企業家獎」及「改革開放30年經濟人物稱號」

2006年 《福布斯》評為中國內地「最差的上市公司老闆」

2004年 首位獲法國總統授予國家榮譽勳章的內地企業家

2004年 《財富》選為「亞洲年度經濟人物」

2004年 《時代周刊》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25名商界人士」

1996年 出任TCL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1993年 擔任TCL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

1985年 出任TCL通訊設備公司總經理

1982年 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並加入被視為TCL前身的「惠陽電子工業公司」

1957年 生於廣東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