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投資,成敗關鍵在於行使價及到期日的選擇。影響期權金的六個因素,其餘四個因素如正股走向、引伸波幅、股息及無風險利率都不是一般投資者可控制的。以行使價選擇來分析,可分為價內、近價或等價,及價外三類,不同的到期日及不同的價內外選擇,會組合出不同的投資回報及風險結果,是期權投資者不可不學的重要一環。
以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廿四日恒指期權金變化來作例子分析,很能反映期權行使價選擇和投資效果的比較。以八月三十一日恒指收報20,536點,九月期指收報20,320點,等價期權行使價為20,400點,配合價內800點,以及價外800點、1,600點、2,400點的認購期權長倉試分析投資回報。
到了九月廿四日,恒指收報22,119點,較上月底升1,583點,九月期指收報22,211點,較上月底升1,891點。筆者按收市估計,以回報計,九月22,000認購期權最高,達1,173.91%,最低為九月19,600認購的價內期權,僅169.83%,比單買期指更低。由此可見,愈價外的期權,在大單邊市時升幅愈勁。不過,所謂愈價外期權回報愈大,仍有兩個限制因素,其一是到期日,其二是價外程度,如果價外至場內人士認為「不可觸及」的程度,回報收縮甚至倒蝕。
總括來說,到期日選擇及價外程度選擇是二為一的問題,愈接近到期日,價外程度應相應收縮,即要選不要太價外的期權為佳。以恒指近日表現計,在引伸波幅接近14的情況下,月初可選價外800至1,600點的期權,但愈接近第二勢,價外程度會收縮至1,200點內。第二勢期間,800點價外的期權應是最佳選擇。至於第三勢初段,600點價外可選,太遠便不宜。到第三勢末段,價外400點甚至200點是風險回報最佳選擇,但要有全數期權金全輸的心理準備。
上月底筆者曾預測,大市先低後高,甚至可以全月皆處上升勢中,應可順利升破上月高位21,800點,挑戰22,200甚至22,600點水平,時近結算,3個上升目標位21,000/21,400/22,000已在較早前分別到達,結算水平應介21,850/22,250間。
香港財經資訊及教育研究部主管 潘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