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美銀行與大鱷藕斷絲連

上月下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繼將總額19億美元的私募基金權益,轉讓給法資AXA私募後,再傳出洽售總額12億美元的另一基金股權。據市場推測,相似的多宗交易在洽談中。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生效的金改法案,該法案規定,銀行向對沖基金或私募基金的投資權益,不得高於銀行一級資本的3%。這規定簡直要銀行的命。

在美國,大型銀行無不與對沖或私募基金聯姻,無不賺大錢,也無不超過金改法案的規定。以美國銀行的洽售姿態看,持股量不僅超過金改法案的規定,而且相信是遠遠超過,涉資龐大使出售的操作不以月為計,而可能需時數年。金改法案棒打「鴛鴦」出手雖重,但亦急不來,也只好任由銀行慢慢解開其中「情意結」,這一切既無確實時間表,亦只會悄然進行,絕不會旗鼓高張。

搵銀聯姻 各取所需

金改棒打「鴛鴦」,目的顯然是想杜絕銀行亂來,惹下麻煩後要政府「執手尾」,並非一門心思斷其財路。銀行與對沖或私募基金,是兩者求財的聯姻,且是大財之源、秘財通路,因對沖或私募基金並不透明,銀行的投入也不會見光,否則政府就不會蒙在鼓裏,直到禍闖大了才知情。政府目標是絕其闖禍,無意斷其財路,包括避免其不顧風險玩得太大。

當中的兩可與曖昧,無疑給銀行留下游刃空間。當然,銀行會顧全「循規蹈矩」的表面樣子,盡可能外面看來與對沖或私募基金「分道揚鑣」。然而,內地傳統的那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美國一樣有得玩,表面上割情斷義,背地裏卻藕斷絲連。所用方式就是不管持股多少,銀行都會派人加入對沖或私募基金董事局裏擔任董事。

金改敗筆 有意放生

對沖或私募基金肯讓銀行不論入股多少,都可派人「入局」,也是吃點虧佔大便宜,因為要的是彼此協調業務,並獲得充分的資金支持,包括槓桿融資,衍生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共同的利益鏈條,各有角色和需要,互相依賴已不能拆分。尤其在利率長期低企,淨息差未足支撐銀行盈利情況下,銀行融通資金及賴以創收的瓣數不多,也成為藕斷絲連的重要原因。

金改新例對監管對沖或私募基金,尚未有明確的規例,而對沖或私募基金與銀行之間的規範並未細化,給日後兩方面一旦違規的追究,留下「灰色地帶」。從銀行與對沖或私募基金的藕斷絲連,繼續其搵銀聯姻,足見奧巴馬金改不徹底的敗筆。事實上,與其說是金改的疏忽,毋寧說是對銀行與對沖或私募基金,有意無意的「放生」。

Money18專論

網址:money18.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