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談及國際金融監管時表示,要積極參與規則的制訂,但要注意辨別哪些適合中國及新興市場,不能「別人生病,我們吃藥」。這番話如同政策建言,是說給當局聽的。在後金融危機時期,金融監管的改革成為迫切課題,也是國際性課題,特別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新政之一的金融改革方案,在國會過關以後,正加緊向世界「推銷」。在這大背景下,姜建清的話是有感而發,也是內地業界訴求的表白。
參與規則的制訂,當然是就金融改革要發聲,以免被人家賣了都不知道。其實奧巴馬推銷金改,是拿到二十國集團(G20)上說的,中國參與其中,不存在沒參與的問題。關鍵是在於「別人生病,我們吃藥」,所指不外是不能看齊國際,給內地銀行套上不必要的緊箍咒。作為一般原則,拒絕「別人生病,我們吃藥」是合理的,但其分寸是,也不能以國情為理由,撇開國際共識另搞一套。
像巴塞爾協議Ⅲ,早已深入人心,其演化過程也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由「百分之八資本充足率」這麼「一條鐵律」,擴充到資本充足率、監管約束、市場約束這樣「三道天條」。金融風險的全球傳染性,以及各國監管的差異,使面對跨國金融機構難以有效監管,需要國際協同合作。問題是金融危機引發諸多問題,正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於是就全球一體監管不易達成,分歧和爭拗一時難休。
G20場合顯示,各方對金融監管的最大分歧,集中於徵收全球銀行稅的問題。美歐認為,這一稅收可讓銀行為日後的危機「埋單」。銀行稅針對的是發生危機的國家,沒有發生危機的國家就不認同,G20峰會上,加拿大、俄羅斯和印度都反對。「別人生病,我們吃藥」,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中國官方表態持的是中庸之道,主張各依國情和具體情況,實行不同的成本分擔——取態還是「吃藥」,不過要吃少些。
美歐本可以獨自執行銀行稅,英國就打算這樣做,但美歐擔心銀行稅不能統一,會導致競爭上自家銀行吃虧。看起來銀行稅短時間不能「求同存異」,會保留爭拗。但內地銀行不想「別人生病,我們吃藥」,也暴露了其短視的心態,只要想想能否永遠不生病,在預防生病過程,吃點預防藥又何妨?當然,美歐跨國銀行眾多、盈利能力極強,抽重稅也不過九牛一毛,其政府樂於施行,但對新興國家來說,若稅務負擔和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確不公平。美歐恐怕獨自執行銀行稅競爭吃虧,新興國家也會猜疑銀行稅,是美歐監管改革兼打壓別人競爭力「一石二鳥」的詭計。
撇開銀行稅的利益分歧不說,內地銀行對徵稅的反應,涉及到競爭力不是小事,像工商銀行已邁開跨國經營的步伐,過程中會否水土不服,會否感染病毒,無人可測。事實上,國有商銀一直處於周全的國策保護下經營,盈利能力可說未受到真正的考驗,國門之內家家都賺錢,國門之外就難說了。更重要的是,國門之內監管密不透風,國有商銀還「下有對策」掀起信貸狂潮,風險內控差可見,一旦沒有銀監緊盯罩住,生病、吃藥的機會一點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