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六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五十二點一,按月回落一點八,連續兩個月回落。PMI十一個分類指數「一升十降」,這個唯一上升的指數是「製成品庫存」。其實,滙豐中國的相關指數,更跌至五○點四盛衰分界邊緣,創下十四個月新低。該情況的直接解讀,顯示製造業全面增長期過去,隨後是庫存及成本雙重壓力考驗,中國經濟將因而回落。
對此情況,官方理所當然地作利好的解讀,認為是平穩回調,軟着陸徵兆,使經濟增長由升轉穩,可持續的基礎得以形成。解讀的合理在於,正視高速增長式的復甦是經濟向好的假象。事實上,在後危機時期,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凶多吉少,不僅因為一遇到利淡的因素,可能馬上打回呆滯的原形,而是愈高速增長,愈加劇結構性失衡。數據顯示的庫存及成本雙重壓力,不正是使當前清理產能過剩百上加斤嗎?
製造業擴張放緩尋根溯源,是因為出口退稅取消、固定投資放緩、房地產業調控三大壓力,都關乎政策作為。整體看與刺激政策退出有關,危機發生後為防經濟探底,政策擺向多重扶持,不重手不能救經濟一端;經濟意外恢復高速增長後,政策擺向抽走扶持的另一端,意圖回復常態。問題是做法無可厚非,但仍有一個適時適度的講究,政策恰恰顯出扶持出手重,抽走做得急的失誤。
歐洲債務危機發生後,外貿出口雖然數據強勁,但畢竟是滯後反映,實則出口緊縮已山雨欲來。然而藉此形勢,繼續取消出口退稅,又容忍工潮推動加薪,更有歐元走弱致匯價升水,各種效應加在一起,豈無PMI回落的效果?如果PMI回落是政策的目標,又怎可不提防回調太快太急呢?政策依目標實施了,卻未預留給實體經濟層面,企業調整的時間和空間,決策快調整慢,目標正確也會出事。
中國搞經濟傳統的兩手,一手是出口,另一手是固定投資,一提增長速度就離不開這兩手,出口一項還有外部需求限制着,固定投資的閘門卻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手上,在GDP至上的政績觀念主宰下,固定投資習慣超額完成,中央訂「保八」,最終多是「坐九望十」。固定投資的錯不在於現今退出,而是當初的政策催谷過猶不及,以致遭遇調整反釀成混亂失序。
房地產業在金融危機前波瀾不驚,不少城市還有市道不振,發展商陷財困之憂。當四萬億救市落地開花,房地產急速形成泡沫,說是政策一手造成斷不為過。風險種下之後政策又意欲打壓,卻面對理不順利益關係的難處,政策講得很硬,執行的效果卻軟弱無力,政策目標與市場預期嚴重背離,最終政策面臨硬不起來、軟不下去的尷尬。
政策既缺乏預見,不能防患未然,又未能體現適時適度,實施和退出雷厲風行,但偏離實際未可順勢而為。這種特點致使經濟出現大上大落的波動,有何出奇?PMI游走於盛衰分界,恰恰是經濟未真正擺脫波動風險的啟示,要像官方預期的,使經濟增長由升轉穩,可持續的基礎得以形成,終究還要靠成功的政策引導,才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