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U:沈明高經研中國

誰說現今的學生唯唯諾諾、不求甚解?跟花旗環球金融亞洲董事總經理及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的個多小時會面中,一眾大學同學把握難得一遇的機會向他發問,討論聲音此起彼落,眼前的大學生絕不是對社會時事漠不關心、只顧吃喝玩樂的新一代,一條又一條的經濟學術問題,反映出他們對於中港甚至全球的經濟發展也有認識。

透視國策:房地產泡沫壓力大

自八五年在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後,沈明高一直致力於中國經濟研究,如宏觀經濟、發展經濟學等,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經驗,同學們所關心的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及內地經濟政策等問題,當然難不到他。「今年中國政策變化頻繁,主要在收緊房地產及信貸政策方面。這些變化反映中國經濟好轉,但也彰顯出房地產的泡沫壓力。現時情況複雜,政策太鬆會引發房地產泡沫,政策太緊亦會出現項目爛尾等問題,就如一個人在海上游泳,流動性是海,你應該怎樣確保自己浮於海上?如何利用流動性十分重要,站起來當然最穩陣,但問題是找不到底。」

「這個情況會維持一段長時間,至於何時會改變?一是當房地產泡沫破了,二是通貨膨脹導致銀行收緊信貸之時。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房地產平均增長只有約10%,但另有數據卻顯示升幅至少達50%至70%,兩者差距甚大,應相信哪一種說法?房地產泡沫又有多大?若以房價及收入上漲速度相比,房地產泡沫壓力確是蠻大的。」

投資機遇:拓新產品推動匯改

但情況是否真如想像中差?「去年內地售出的居民住房價值約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其中貸款不到2萬億元,可見近一半仍是以現金形式支付。內地的家庭負債佔GDP比重只有16.5%,遠較美國及香港的60%為少。」沈明高認為內地房地產需要調整,調整幅度要視乎政策及老百姓的信心等。「內地投資渠道少,有一次我問一位北京朋友:『你會賣房子作其他投資嗎?』但他愕然的回答道:『 我賣房子幹嘛?』的確,把資金放於銀行只有約2.2%利息,單是通脹的升幅也比它多。」

同學禁不住問道:「那麼在內地可以怎樣投資?香港在金融市場上是否仍享有優勢?」沈明高說:「內地投資產品少,銀行存款利息只有2.2%,國債亦只有3%至5%,若要取得回報近5%至15%,基本上是沒有;相反香港的投資工具多,又有專門的理財顧問公司,較易爭取每年平均10%至15%回報。」

他續稱,中國必須擴大本土投資產品種類及國外以人民幣結算的產品範圍,並推動匯率改革,加強主導性,才能解決當務之急的經濟問題。「中國身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系,為何對貨幣信心不大?其實人民幣終歸要自由兌換。」

中港互動:良性競爭加強整合

那麼香港跟上海的競爭又如何?「香港的法律及稅收制度健全,加上背靠珠三角、面向亞太區的地理優勢,其實不用害怕上海的挑戰。而且有競爭總比沒有好,就如麥當勞和肯德基、可口可樂和百事,也沒有因為競爭而倒閉吧?競爭可能會分薄客源,但也可作為動力,發揮更多創新思維。」

很多人說中國地大物博,到處商機,絕對可容納兩個金融中心,沈明高對此深表認同。「香港應加強跟珠海、深圳等地的整合協議,不要想着上海會怎樣,要好好發揮優勢,服務東南亞及珠三角,始終上海在法律、稅收及市場措施上仍需長時間的整合。」

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身為經濟學家的沈明高如何確保每個定論也是準確?「凡事不可只看表面,分析時必須以邏輯、證據支持及投資者與市場支持才可下定論。」相信聽過沈明高的一番分享後,同學們必定獲益良多吧!

祖國經絡Q&A

Q:人民幣升值壓力愈來愈大,你認為何時是升值的適當時機?

A:人民幣升值的時間要恰當,否則後果嚴重,估計在五至六月應會升值,最遲約在六、七月。其實匯率問題已被政治化,人民幣升值的成本少。代價也不高,但卻可以改善中美關係,對中國是有利的,但記緊要控制升值幅度,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中國遲遲不願在壓力下把人民幣升值,一來是為了面子,但最重要仍是不想鼓勵壓力。

Q:Google退出中國市場再引發內地互聯網自由度的問題,你認為對逐漸邁向世界市場的中國有何深遠影響?

A:中國跟外國不同,畢竟它仍是新興市場,必然存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問題及風險;當然回報及風險是成正比的,若你看準中國的投資機會,自然要接受它的不完美。相信中國會逐漸開放言論自由,在透明度及審查制度上必定會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