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場外:澳洲大增資源稅央企中招

澳洲一下子調高「資源暴利稅」至40%,大刀闊斧砍資源企業的利潤去填補國庫,與印度提高鐵礦石出口關稅異曲同工,地下得來的財寶理應每個國民都可分享。反觀中國談資源稅改革已多年,仍停留在以「量」計稅,而非根據多賺多繳的精神;內地石油企業被徵收暴利稅,但煤炭企業則免徵有點說不通,現時中央似下定決心在今年內推出資源稅改革方案,適其時也。

礦企工人支持加稅

澳洲向礦企開刀,資源稅加上公司利得稅,共佔公司盈利達57%,必和必拓和力拓等礦企已表示會暫停一些礦產投資;但奇怪的是,澳洲礦企工人卻支持加稅方案。當社會財富只落入少數人手中,便要靠稅制作為有效的財富分配工具,希臘弄至債台高築都是對富裕階層逃稅視而不見惹的禍。

二次大戰結束帶動各國「嬰兒潮」,由去年開始相繼進入退休年齡,為拆解退休福利開支上升,有遠見的政府需盡量開源節流,歐洲債務危機正好成為「壞榜樣」。澳洲到二○五○年將有25%人口超過65歲,人口老化狀況遠不及歐美中港嚴重,但「好天收埋落雨柴」是負責任政府的舉措。

新資源稅預計由二○一二年開始徵收,首兩年可望為國庫帶來120億澳元的收入,可用作成立56億澳元的基礎建設基金、4年內將企業利得稅調降2%,至28%、並逐步把僱主負擔的退休金提撥率由9%提高至12%。這種「劫富濟貧」行動,不但為退休人士提供保障,亦可提升礦業以外行業的競爭力。

小心患上「荷蘭病」

在此需稍提及「荷蘭病」,意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北海油田開發為荷蘭創造巨額財富,荷蘭貨幣因而急升,其他荷蘭產品出口競爭力大降;而資源行業需要聘用的人手不多,使國內失業率高企,久而久之,國家變得更倚賴天然資源……這在許多資源豐富的國家都是頭痛的問題,石油終有一天枯竭,或科學家開發了更便宜的替代能源,到時怎麼辦?中東國家、俄羅斯、加拿大、澳洲均屬「坐山吃山」一類,加元和澳元在金融海嘯後不斷上漲,甚至產煤暴發的內蒙鄂爾多斯亦擔心患上荷蘭病。

資源愈用愈少,銀紙愈印愈多,中國向外收購資源本是國策之一,但央企在海外買礦帶來問題多多,此次中鋁、兗煤(01171)和五礦等企業在澳洲投資均告「中招」,所以國資委已嚴禁非核心業務的央企「東張西望」。

聶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