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醬油起家的同珍集團不但陪伴香港成長,十九世紀末扎根香港至今,發展歷程每每刻畫着社會轉型的時光。同珍的第二代經營者王仲銘,雖背負着祖父的創業使命,兼年僅廿四歲,但亦慢慢將家庭式手作業轉成食品工業,本地散裝豉油生意更因大時代變遷的背景,得到莫大契機。
戰後尤以美國經濟增長最迅速,眼見本地零售毛利有限,王仲銘看準海外商機,經專營北美貿易的「金山莊」出口分銷多種產品,包括深得海外顧客歡迎的糖薑、涼果及其他副食品。他又懂得適度賒數給華人餐館等買家,美加業務因而拓展愈見順利,成功賺取不少外匯,目前海外業務仍佔總營業額50%至70%。
王賜豪稱,實在不得不佩服父親的生意遠見,當大多同行選擇「暹羅莊」經營東南亞貿易的時候,父親已甚具先見之明,避開了亞洲區內競爭多、售價低的問題。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為配合業務迅速擴展,王仲銘在經濟轉型的五、六十年代時候,不惜重金在港買地自置廠房,由九龍塘、葵涌大本營、粉嶺開始,至今手持多個位於港九新界的工商物業,每年貢獻着集團逾70%的純利,儼如中小型地產商。
王賜豪謙稱,同珍只是搶得先機,以當時市價買入一系列質素及地理位置都不錯的物業。他相信,同珍的目標主要是長線發展,由客人、員工至手持資產,都不會為變而變,因此集團在產能機械化及食品提煉的策略外,都希望保持無負債在身,為的是更長遠的計劃,包括往內地市場大展拳腳。
同珍已於內地設廠,產能可隨市場需求提高,最重要是生產成本低廉,所以在建立銷售網絡後,集團有意再擴建當地廠房,帶動內銷業務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