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場外:算法交易大戶佔先機

有沒有發覺,閣下掛出的買盤或沽盤在0.1秒便被掃走?有沒有發覺,所謂大行的買賣盤異常零碎或只有一手?有沒有發覺,一些買賣盤按常規顯現(例如每3分鐘買13,000股)?

無論你稱之為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高頻交易或快閃交易,這已是大戶常用的手法。上星期,本報報道證監會關注收市價出現異常情況,肇因便是算法交易作怪,但因操作是電腦自動進行,不涉及「人為造市」,所以沒法奈何。然而,不尋常的交易已屬尋常,過往每逢指數成分股變動前夕,必見相關股份尾市「不問價」追隨調整,可是現時指數基金已透過「平均成本」完成交易,在三月五日MSCI中國指數調整前夕,「新貴」在尾市竟反常地集體跳水,日新的科技打破了舊則。

化整為零減成本

算法交易簡而言之是「化整為零」,將限令單日完成的100萬股買盤,化成500個2,000股的買盤,好處是減輕成本。設想大行掛入100萬股買盤,不嚇走沽家或引來跟風買盤才怪,結果未買到股已抬升股價,成為「衝擊成本」;過往的手法是透過交易員人手執行,或用華資細行矯飾「炮艇充舢舨」。現在用電腦直截了當,電腦沒有恐懼和貪婪,甚至不會打呵欠和上廁所。

簡單的算法交易是時間加權平均價(TWAP),例如每隔5分鐘掛入或掛出,較複雜的會先輸入一些程式,按該股歷史的股價和成交量、當日行情和需要買沽的數量,由電腦自動判斷在當日哪些時間、買沽股數和買沽價格。最大的風險是不確定性,如果當日後市一直上揚,可能變成要「買貴貨」,但總括而言,用「平均成本」法會有效地降低成本。

要追蹤指數的交易更需利用程式不可,如緊貼指數或股票的窩輪和牛熊證,如在期指和股票間做套戥,即使你有多「眼明手快」也不及電腦代勞。

科技將差距擴闊

筆者亦只是門外漢,但為「知己知彼」,所以google一下與讀者分享,過程中發覺有家深圳公司竟有算法交易的軟件在網上求售,價格則面議。互聯網原本拉近了散戶在資訊上與大戶的差距,可是更新的科技又將差距擴闊了,算法交易軟件有機會像其他科技產品一樣漸趨普及化,但散戶只涉及簡單操作,給你複雜的交易系統亦得物無所用。

聶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