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氣候變化基金熱爆

「氣候變化」令你聯想起甚麼?是反常的天氣?是無家可歸的北極熊?抑或是碳排放交易?去年十二月的《哥本哈根協議》隨着一紙沒有約束力的協定而告終,令投資者對新能源的憧憬紛紛落空。究竟低碳經濟和氣候變化投資是否天方夜譚?

全球暖化是近年最令人關注的環保問題,它引發極端天氣、冰川融解、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水資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嚴重的生態問題。《哥本哈根協議》雖無法律約束力,但最低限度達成了控制全球增溫在攝氏2度之內的目標,各國亦需自行制訂至二○二○年的減排目標。現時已有逾110個國家簽署協議,其中41個發達國家已提出減排目標,35個發展中國家已做出減排規劃。這76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80%以上。

中美大增環保開支

環保行業較其他行業更為資本、科技密集,極為倚賴政策支持。事實上,美、中兩國作為世界最大能源消耗國,各自亦有推動新能源和環保行業發展。美國奧巴馬政府繼去年的「綠色新政」後,今年初再宣布一項總額為23億美元的稅收優惠政策,用於在智能電網、太陽能、風能和有效管理技術等清潔能源領域,並創造1.7萬個就業崗位。另外,他亦提議多項措施支持環保電動車,早前如生產電池、零件,建充電站,以及為電動車車主提供稅務優惠等。

至於中國,國家財政部的二○一○財政預算中,環保開支預算為55.26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45.8%。中國的新能源發展亦愈趨成熟,去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超過一千多萬千瓦,增幅為世界第一。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早前亦曾表示要「重點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加大能源科技研發力度等」。加上中國亦向聯合國作出了在二○二○減排45%的承諾,相信未來在國策上會繼續支持環保行業發展。

施羅德投資管理基金經理Simon Webber認為中國的減排目標是可以達到的,而中國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上的重要性亦愈來愈高,故他看好亞洲(日本除外)地區的低碳工業長遠發展。事實上,據晨星資料所示,環境生態類基金過去一年的回報亦達43.15%,升幅不俗。

新能源業市盈吸引

在能源方面,Webber較看好風電、核能和天然氣三方面。他認為,與石油及煤相比,天然氣除了較潔淨,價格亦處於低水平,故相信天然氣的競爭力將超越其他兩種化石燃料。他續指,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已由數年前的30至40倍下降至10至15倍水平,估值變得更吸引。相反,他認為碳市場的發展動力不大,除預料今年碳價不會大幅反彈外,亦看淡與碳市場直接有關的股票。

然而,Webber亦坦言產能過剩是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問題,當中以太陽能行業為甚,故他相信未來部分太陽能電板公司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他續指,隨着傳統能源價格上升、資本密集程度增加,未來在低碳行業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但對出色的行業龍頭而言,它們的地位將更為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