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300萬人愛上巴士。」這是九巴數年前的廣告宣傳句語。的而且確,乘搭巴士已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對於背後的掌舵人,我們又知道幾多?今期《產經商學院》走訪九巴董事總經理何達文,他親述多年來的工作挑戰,並分享如何「駕馭」個人的仕途。
「11年前陳祖澤(九巴前董事長)考我,應如何管理一家公共運輸企業,當時我答道,要平衡員工、乘客、政府、股東、社會的利益,若可同時兼顧這五方面就可做到Star。」身兼載通國際(00062)及旗下九巴董事總經理的何達文打趣說。
他以財務預算為例,在決策時不但要顧及股東利益,另方面要投資更換新巴士以滿足乘客需要,同時要符合政府環保的要求,而員工又希望公司加人工。那如何平衡各方面利益?他說「開源節流」永遠是金科玉律,九巴會積極開拓非車費的額外收入,如透過巴士車廂內的廣告增加收入等;成本節約方面,如減低車廠的用電量、以較慳油的兩軸巴士代替傳統巴士,可有效減輕公司財務壓力,亦會更環保。
九八年加入九巴的何達文,由財務及行政總監做起,45歲已升任集團董事總經理一職。他坦言,公司有不少同事的年資逾30年甚至40年,自己年資相對已不算長,然而他笑說:「現時對工作仍充滿熱誠,放假去旅行時,沿路見到很特別的巴士站,便會停下來拍照,哈哈!這可能是職業病的緣故。」
載通國際的主要業務除了九巴外,還發展多媒體業務以及地產項目如曼克頓山等,管理業務多元化,何達文自然要「周身刀」。他表示,在工作上經常要簽發不同合約,故懂得法律常識相當重要,同時亦要兼備財務、IT及風險管理等知識。
他鼓勵同學不要局限於自己專科,要把知識擴闊至不同領域。他以個人為例,大學讀工程系出身,由於對金融知識感興趣,在課外經常閱讀相關書籍;他在八五年加入太古擔任行政見習生,期間需調往不同部門工作,視野從而變得更廣闊。
隨着港鐵開通更多線路,何達文坦言,部分巴士路線的乘客量亦因此減少,對九巴業務帶來相當壓力,為了抵銷客量下跌,車隊規模由最高峰期約4,400輛減至目前近4,000輛。「港鐵將軍澳線通車後,九巴每日流失近10萬客量,當時每日平均約有300萬客量,對我們業務的打擊很大,部分巴士線需作調整,如削減客量較少的路線,而在客量較多的路線則增加班次。」他有感而發地說:「九巴業務規模不少,每年近10億客量,每日行車達3億公里,量大、犯錯機會亦大,所以要令乘客滿意絕不容易。」
「在早上上班繁忙時間,我們要維持巴士班次疏導乘客,責任非常重大;但在非繁忙時間有不少空位,卻造成資源浪費,故部分巴士會於該時段調回車廠維修,我們多年來亦鼓勵機構推行分段或彈性上班時間。」他說。
車費可加可減機制由○六年實施至今,九巴曾於○八年動用機制一次,平均加幅為4.5%。何達文表示,了解加價會為市民帶來不少影響,事實上,九巴於九七至○八年間從未加價,決定加價是迫於無奈。「其他國家的政府在財政上較支持當地巴士公司,相反本地巴士公司大多自負盈虧,港府支持力度較不足。」他指經營巴士業務受燃料影響甚大,但現時車費機制並沒有計算油價因素在內。
Q:會否在內地開拓新業務?
A:內地經濟急速發展,我們設有專責中國業務的部門,以發掘內地更多投資新機會。我們現時在內地業務的規模不少,例如佔35%股權的深圳巴士集團,現有約3,800輛巴士,當中以單層巴士為主,每日乘客量約200萬。
Q:在管理員工方面有何心得?
A:公司內部有清晰指引,很重視員工的紀律性,如車長上班絕對要準時,以確保巴士班次準確無誤;其次是公司與員工要有良好溝通,從而培養團隊精神及凝聚力。記得有次到屯門維修廠視察,見到即使是一件很小的零件,維修人員亦會小心修理妥當,希望讓該巴士盡快行駛,當時令我印象深刻。
Q:現時九巴會否計劃推出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
A:每一個機構的運作模式不同,我們屬於私營機構,在財政上要自負盈虧,像屋苑專車,有些會提供小童半價優惠,但有些則沒有。各有各的處理手法,故九巴很難與其他企業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