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商學院:妍宇埋投苦幹平常心

會考九優狀元、美國名牌大學畢業、10年美資投行工作經驗及通曉5種語言……妍宇(筆名)這份履歷固然令人羨慕,更令人讚嘆的是,她還未夠30歲。當莘莘學子正忙着考試,妍宇18歲已在美國華爾街展開iBanker(投資銀行家)生涯。打滾多年,她領悟到凡事用平常心面對,懂得平衡生活與工作。

投行出名工作時間長,現職為美資投行執行董事的妍宇也不例外,她現時在資本市場部工作,主要負責企業融資,包括處理配股、發債及協助企業上市等,經常需要不定時工作。「若企業中午決定配股,當日收市前就要出公告,投行內部程序繁複,5個小時內要兼顧很多事情,工作會令你經常爽約。」她坦言,入行首年最辛苦,不但要完全改變生活方式,還失去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這種痛苦是沒有人可理解的。

豁然開朗凡事靠自己

「剛入行資歷淺,聖誕節大部分同事已放假,為了追上進度,自己便留在公司工作。當時有台灣公司提出轉債要求,自己要獨自負責,最後因經驗不足險些令公司蝕大錢。」她有感而發地說,在投行工作,很多事都靠自己,犯錯亦要自己負責,失敗是每個人必經過程,但可避免重蹈覆轍。

一場金融海嘯令不少投行人職位不保,相反,妍宇事業扶搖直上,想必有一番秘訣?她表示,除了待人處事要謙虛外,自己性格樂觀,工作盡量用平常心面對,學懂不要介懷。「剛入行不久時,總是想爭取負責某些計劃,但若果最後由能力較差、經驗較少的同事負責,總有點不是味兒,但後來體會到負責小企業的計劃,一單交易可改變他們的命運,更有成功感。」

投行競爭大,工作壓力自然不輕。妍宇說,投行的Turnover(流失率)很高,公司(亞洲區)和她同期有17名分析員,但現在只餘下兩名繼續在投行打滾。那投行有何吸引力,讓她仍留下發展?她笑說:「相信所有iBanker每日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尤其在派完Bonus(花紅)之後。」

學無止境培育新一代

她續說,在投行多年,經歷不同經濟周期,金融產品亦日新月異,每日都有新東西學習,對現時工作仍充滿興趣。她以亞洲債券市場為例,於○五年以主權國家、投資級企業的發債體為主流,之後高收益債券成為焦點,甚至出現更高風險及回報的私募產品,至○八年經濟泡沫爆破後,市場又回歸至較主流的債券產品。她又說,投行流失率高,自己在團隊時間較長,希望可同時培育下一代iBanker。

投行人要日理萬機,又要同時平衡工作與生活,可謂絕不容易。妍宇說在投行工作,有生意要做,沒有生意要主動找,工作往往做不完,所以更要懂得時間管理。

公私平衡圓出書夢想

妍宇的興趣是寫書,她去年出版一本名為《香港華爾街的孩子》的書,着墨於個人在投行的工作經歷與感受。她指,去年初有九成時間花在國內生意上,平均每星期都要出差,故著作大部份都在飛機上寫,在機上無法跟其他人聯繫,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

完成出書夢想後,會否再有另一個目標?妍宇說:「有時人生不能計劃太多,最重要是享受過程。像我老闆6歲時已想做生意,他試過送薄餅賺錢、跟隨搖滾樂隊流浪,後來因『追女仔』到菲律賓工作四年,之後讀MBA(工商管理碩士)、入投行,由昔日的流浪漢至現時的投行人,他的目標也是隨着人生階段而改變。」她希望短期內可嘗試往不同部門工作,至於長期目標,她表示,若將來結束投行生涯,會選擇和金融完全不同的工種。

後記:「粉絲」索簽名

在投資銀行工作,永遠是大學生的夢想,今次活動就吸引來自6家大學共40多名學生前來「取經」,亦是《產經商學院》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活動過後,有學生儼如小「粉絲」,帶來妍宇的著作邀請她簽名,席間所見她細心詢問同學的名字,並寫下答謝的字句,這名投行高層親切得叫人意外。

妍宇小檔案

現職:美資投資銀行執行董事

履歷:99至00年:大學期間在美資銀行當暑期實習生

02年:調到香港分公司工作

03至04年:轉往新加坡分公司

05年:在本港美資投行工作

學歷:聖保羅男女中學,會考九優

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士

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

投行教室Q&A

Q:投行多喜歡聘請外地畢業生嗎?

A:在工作能力上,本地與外地學生並無明顯分別,但本地學生自小接受「填鴨式」教育,較少機會用英語傾談,相反外地大學着重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故後者的表達技巧一般較佳。事實上,投行喜歡聘請土生土長但在外地接受教育的香港人,他們一方面熟悉外國文化,另一方面則了解本土經濟,在工作上可作為中間人角色。

Q:在投行面試有何「煞食」技巧?

A:投行沒有設定特定的面試題目,招聘的面試官多數是外國人,他們大多會即席發揮,在短短面試的15分鐘,應徵者對答的內容愈豐富較好,可考慮富幽默感、有創意的答案,並在對答中展現你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