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產經&U:陳智思「保」貴體驗

認識陳智思,或許是因他亞洲金融集團(00662)總裁的職銜,也可能因他出任多項公職。在他剛畢業時,陳智思曾加入家族旗下投資公司工作,其後轉往原本沒有興趣的保險業。在他眼中,以甚麼方式發展個人事業並不重要,只要努力及認清自己的優點,必可「條條大路通羅馬」。

陳智思公職多多,對於同時涉獵商界、政界及文化界,他認為是巧合:「沒有一項公職是自己刻意安排的,只是機會來到就要好好把握。剛加入保險界時,上司提議我參選功能組別選舉,雖然當時對保險界及政治的認識不多,但後來想到即使輸了也沒有太大影響,所以決定接受挑戰。」結果,陳智思竟然在其餘三位經驗豐富的競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保險界的代表。

銀行營銷手法宜深思

他認為,對很多人來說,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都未必是心目中最理想的選擇。但他勉勵年輕人不要光等機會,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凡事不要怕蝕底,也不要抗拒不屬分內事的工作。只要準備好自己,自然有意想不到的機會。路可能走多了,但目的地也是一樣。」

剛畢業時,陳智思也如大部分學生一樣,立志成為Banker(銀行家)。起初他對保險業比較抗拒,認為其工作性質與推銷員無異。但後來發現保險可分為不同範疇,如一般保險、商業保險及基建保險等,漸漸對保險業的印象改觀。「傳統對保險業的觀感較負面,但其實Banker與保險營業員負責的工作大同小異,不同之處只是後者較為進取,會主動接觸客戶推銷產品。」

隨着政策的轉變,如強積金及政府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等,日後銀行及保險行業的差別將會愈來愈小。他說:「兩者的融合性漸趨密切,如證券服務、基金銷售及保險等。但金融海嘯後,政府對銀行的監管日趨嚴謹,其角色定位也十分值得大家反思及討論。現今的銀行就像超級市場,提供各式各樣的產品服務予客戶,但這種營銷方法又是否適合呢?到底銀行提供的一站式服務的出發點是甚麼?為了方便客戶?還是為了謀取更多利潤?」

○五年,陳智思以2.5倍的股價對帳面值比率,將亞洲金融集團旗下的亞洲商業銀行出售。「現在回想起來,也慶幸當時的決定,不但為公司帶來利潤,更成功避過次按危機。維持競爭性對發展業務十分重要,但必先透過了解自己的優勢,銀行業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專長,倒不如專注發展保險業。」

寄語年輕人把握機遇

不少大學生在畢業後也欲往內地發展,陳智思對此現象又有何看法?「這是很好的發展趨向,而且到外地發展也是突出自己的機會。當年公司在柬埔寨發展,希望招攬一些香港員工到當地工作,但因為環境的問題,不少員工也婉拒了這個機會。我覺得十分可惜,如果你能拋開包袱到外地發展,讓上司了解你的能力,對日後發展必有裨益。」

陳智思小檔案

年齡:45

學歷:畢業於美國Pomona College藝術系

履歷:現任亞洲金融集團總裁、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泰國盤谷銀行香港分行顧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代表、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香港樂施會副主席等

Q &A

Q:怎樣看本地的藝術發展?你認為本地學院提供的訓練是否足夠?

A:我唸藝術出身,現在也兼任大學校董,也有參與推動Liberal Arts(博雅教育)的事務。其實社會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人,有的適合唸專科,有些則適合General Studies(通識)。但香港教育則偏重於前者,欠缺多元化及平衡發展。當然,通才的發展沒有專科出身般理想,但每人際遇也不一樣,同一套方式也不能應用於所有人。

Q:對於香港及內地的發展有何看法?

A:內地的發展空間較香港大,但困難也不比香港小。在內地發展,必須要適應當地的文化、語言及習俗,即使是省縣之間的差距也可以很多,所以要建立人際網絡及了解當地的情況是不容易的事。雖然香港發展空間不及內地大,但其體制是很大的優勢,也是內地需要長時間才可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