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場內場外:文化產業趨市場化

中央向來關注文化產業之發展,一齣《阿凡達》成為這個多月來的最hit話題,中國逼其將2D映期讓路予《孔子》,可是效果適得其反。一代中國哲人竟然不敵外星故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國務院立即發表10大措施支持國產電影業的發展,但今日的電影不同於文革時期的樣板戲──非看不可,看電影主要是尋求娛樂,有資金不代表就拍得好。

龐大人口支持發展

話得說回頭,中國近年電影票房增長以「百分比」來計算相當驚人,○九年同比增幅達43%,總收入62億元人民幣,國產電影市場份額56.6%,連續7年「打敗」外國片,但只是以量取勝。港產片亦分一杯羹,幾部在港票房平平的電影於內地均收逾億元,令「夢工場」大發發財夢,如何通過內地電檢制度是開拍首要條件。

以內地13億人口,或城市6億人口計算,即使每人每年只看一套戲,電影票房仍有很大上升空間,但是許多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連一間戲院都沒有。曾幾何時,中國電影業飽受盜版、BT打擊而成一池死水,惟只要市場夠大(印度Bollywood的便是一例),國產片又受政策保護(限制外國片進口令觀眾選擇減少),近年《建國大業》、《非誠勿擾》和《集結號》都在票房上爆冷連番報捷。

不過,世貿去年裁定中國限制美國影音產品進口屬於違法,中國電影業又不能像互聯網業般,將外國知名的網站「複製」過來即可,國產片盼自強靠「創意」差幾班,但至少資金不缺。

政府提出將電影業「市場化」,包括推動電影企業上市、銀行融資及設立風險投資基金等,華誼兄弟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市盈率逾百倍,確是成功的典範。

然而,電影從來都是高風險的玩意,《阿凡達》雖令一群投資者笑逐顏開,但拍電影導致傾家蕩產的不在少數,香港亦有意馬國際(00585)投資《阿童木》幾乎一鋪清袋。

暫未出現產能過剩

荷里活覬覦中國市場,紛紛在片中加插中國元素,《功夫熊貓》不言而喻,《變形金剛2》片首正邪兩派在上海火併,《2012》由中國人建造方舟,《阿凡達》仙境借鏡張家界,令中國觀眾充滿大國子民的幸福感。中國的大片通常是重拍歷史片,為的是政治正確和抹去內容敏感。

《阿凡達》狂收,中國商人立即一窩蜂興建3D、IMAX和豪華影院,但熱潮過後,會不會又「產能過剩」呢?

(聶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