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論盡港滬:滬消費信貨釀巨變

去年初回港任職渣打香港個人銀行業務消費信貸總監的陳占明,○七及○八年獲派到上海,管理中國區信貸風險,以優化風險管理系統。擁有多年信貸消費和風險管理經驗的陳占明指,中港銀行業和風險管理文化各有值得借鑑之處,更表示十年後,內地的消費信貸模式或有大變,潛力極大。

對於內地銀行的風險管理經驗不足,陳占明指,內地的消費或中小企貸款雖然發展了好幾年,但仍未經歷信貸周期,由於國家有政策幫助銀行控制風險,故金融海嘯時沒有出現信貸壓力。針對內銀經驗不足的問題,陳占明指,內地會和外資行交流,如邀請渣打交流壓力測試和履行巴塞爾資本協定的經驗等。

港業界應加強交流

香港銀行有豐富的信貸風險管理經驗,可成為內銀的學習對象,但陳占明表示,內地亦有值得香港銀行業借鑑之處。他稱,內地監管機構和銀行每季都會舉行會議,銀行會分享及交流其表現,他認為,本港亦可舉行多一點正式和定期的銀行交流。

內地出口受創,遂積極發展內需,其中一項措施是消費信貸,陳占明對此表示,內地近年增長最快的消費信貸項目是信用卡,但由於內地儲蓄率高,較少客戶僅繳付最低還款額,他相信至少十年後,才會有消費模式的大轉變,惟他強調,由於內地市場龐大,即使十年間增長的比例低,數額亦已相當可觀。

大陸隨時監控私貸

陳占明續稱,內地消費信貸潛力很大,但政府絕不希望有關借貸流向地產和股市炒賣。他透露,在與內地官員溝通時,對方曾表示希望消費貸款由銀行直接轉到商戶帳戶,免經客戶,以肯定其貸款用途。但銀行反映有關措施手續繁複,缺乏彈性,僅可用於大額信貸。陳占明預期,一旦內地政府認為資產泡沫過大,或者消費信貸增長過急,就大有機會推出有關措施作監控。

大陸匯報標榜口號

港人北上工作,最需要適應的必定是語言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普通話口音,陳占明直言,當年到上海工作,作匯報時也先要打好講稿,練好幾次才有信心與對方溝通,六至九個月後,才適應當地的口音及工作文化。

深入了解各地同事

陳占明透露,當初到上海履新時,不僅要時間來適應閱讀文件、法規及通告,同時內地監管機構會希望和機構溝通時,能以文字形式加上一些濃縮的口號,因此外資行惟有聘請具內地銀行經驗的人來幫助處理,與香港機構習慣用圖文形式作匯報大相逕庭。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樞紐,匯聚了各方人才,陳占明稱,來自不同地方的同事,表現亦大不同!例如來自東北的同事性格會較直接,會議完畢後會主動發問,與香港人開會有很大對比,透過與不同的同事合作,有利於對他日後管理更大的團隊。

陳占明認為,上海浦西比浦東吸引,因為區內保留了許多二戰時的建築物,例如外灘仍予人十里洋場和海派的感覺,地道商店林立。他憶述當時在浦西訂造了一套唐裝,約需600至800元人民幣,笑言「既然有出名的老師傅,唔好浪費機會」。

陳占明小檔案

1998年加入渣打銀行,歷任中小企信貸主管、香港區信貸主管等

2007-2008年調任上海管理中國區信貸風險

2009年回港履任渣打香港個人銀行業務消費信貸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