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減稅只作權宜計 政策實效不樂觀

內地目前陸續召開的地方經濟工作會議,擬定明年的財政收入目標,大致訂於與今年一致,即同GDP保八相若,財政收入亦只求保八上下。財政目標保守,是「留力」於減稅,據悉國家稅務部門已制訂了一籃子減稅的好戲,即將在明年上演。減稅大方向是要確保經濟增長及調整結構,具體包括下調個人所得稅增加打工仔收入,以及對中小企、服務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減稅扶持。但預計所減不多,新意有限。

這個消息引起市場的正面反應,但相信很快冷卻下來,因為減稅作為財政手段,同前期救市的狂擲四萬億,政策的力度不可比,小修小補的減稅,最終效應有限。長期以來,政策目標都是先顧好國家的錢袋,才考慮稅收的變動,造成今天國富民窮的相對局面。而狂擲資金救市效益未湧現出來,先體現了國家財政錢袋的憂慮,是制約減稅的根本所在,形成了諸多的不足。

其一,減稅姍姍來遲。目前經濟增長未言穩固,過去一年寬鬆銀根救市,效果雖現但問題多多,特別是信貸狂潮衝擊下,資產泡沫後患無窮。來年很難再祭出「放水」的招數來催谷經濟,於是財政出招將以減稅來填補空白。其實以海外救市的經驗,鬆銀根結合減稅派糖效果最佳,如果中國這麼做,可能不至於救市谷起了投資,卻未谷旺消費,也沒有改善就業。現時出招減稅,在時機上姍姍來遲,加上細眉細眼效果有限。

看美國提供稅務優惠予民眾置業,成為配合經濟走出衰退的重點招數,當經濟未確定持續復甦時,又將有關措施延長,體現了減稅同刺激經濟的配合。中國雖有補貼助促銷家電和汽車,但未惠及普遍民眾最必需的層面,而且政策着眼於削庫存、提產能重於促消費,減稅、補貼未有側重促成向內需轉型,明顯不足。

其二,減稅權宜之招。減稅其實是逼出來的,在經濟結構性難題浮上水面時,暴露了內地稅負奇重,以及貧富極其懸殊等問題,這些成為經濟二次探底的重大隱患。減輕稅負以求促消費、增就業,已是不得不為之舉,但並不意味着當局體會問題的長遠性,減稅措施純粹摸着石頭過河,兼保政府的錢袋,花拳綉腿好看不中用。調結構目的是促轉型,調結構需要稅制作制度性改革,現在所做的小修小補,權宜用意彰彰明甚。

其三,減稅實益存疑。細眉細眼的減稅措施,極有可能被隱性加價、加費沖銷掉。加價主要源於通脹掩至,當前除了食品開始漲價外,水、電、成品油漲價也漸次兌現。加費是加價的孖生姊妹,加價必刺激加費。長期以來內地以收費形式的徵收迹近隱性稅收,在通脹和財政緊絀雙重煎迫之下,加費會成為民眾增加收入的殺手,使減稅實惠大打折扣。

由稅制體現的初次分配的不合理,情況已到了相當嚴重程度,非制度性改革不能匡正。多年前鄧小平就警告:如果改革造成了兩極分化,那改革就是失敗的。現今內地正處嚴重的兩極分化,不但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瓶頸,也成為社會積聚怨氣的源頭,決不是稅收權宜性的小修小補,或一些派糖可以解決的,確實迫切需要對稅制動大手術,不容當局該做而不做或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