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告別最壞時期,呈現的情狀是:一方面內部經濟受到資金湧入,帶動資產價格上升支撐,另一方面卻是出口仍然收縮,投資亦疲弱。經濟外冷內熱,凸顯虛弱及風險的特徵。關鍵的因素就是資金的去留,一旦資金大規模流走,影響傳導到實體經濟,則二次衰退隨之降臨。因此對上述有關明年或更遠的預測,不過是權且信之的前瞻。
現時主流的預測指出,本港受美國復甦進程的影響,可能維持着一段較長的低息期,這是維持虛弱復甦的唯一倚重,因為本港除被動接受資金流入的催谷效應外,經濟轉型、發展模式調整一事無成,根本缺乏內生動力推動經濟。同時,全球的另一主流,是面對流動性風險各國部署退市方式,不管是急進退市或者緩慢退市,退出是必然的,換言之,本港資金湧入的趨勢難免有逆轉的一天,也就是經濟有不可避免的下調風險。
較早前銀行公會代表團北訪,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有一番話形容,一場海嘯發生至今,猶似人患病服藥,病情醫得快,但宏觀經濟呈現如此復原速度「令人感到不安」,一定要抓緊應對服藥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這番話對中港都適用,當中甚或香港情形更可憂,香港是猛藥谷起的「復原」,後遺症可憂,更可憂的是政府沒有抓緊應對的姿態,也沒有克服後遺症的良方。
王岐山說話的另一層含義,內地也面臨病情醫得快「令人不安」的情況,內地有內地要處理的後遺。香港經濟以往靠內地輸送利好,政府可以坐享其成,收穫經濟果實,今後變數就是夾在中美退市的風險之中,隨波逐流地莫測榮衰。所謂金融海嘯「港府處理得好」,純粹是官場辭令,試問政策的作為何在?後危機時期,退市風險的應對良方何在?
香港經濟增長無論是百分之三或五,都不過是虛浮的政績,復甦真正的標準是國際公認的,解決失業和可持續發展。當前復甦既沒有可觀的就業,也沒有基層民生的受惠。第三季私人消費開支僅錄得百分之零點五的輕微增長,氣勢如虹的資產漲價沒有為消費增添較大動力,原因是資產漲價的財富效應,只有少數人得享,升斗市民仍在無力消費的底層掙扎,消費疲不能興,這樣的復甦何來可持續發展可言?
香港的這一情形持續已久,卻未能觸動高薪厚祿的官員危中思變,難道是因為官員荷包腫脹,沉浸於復甦的得益中,不見市民疾苦?若然不是,怎麼可以長期面對經濟弱不禁風、隨波逐流的被動局面竟視若無睹,不思改進?官員若對表面風光的數據沾沾自喜,甚至拿來為政績貼金,不但是應對危機、救民於水火,才智不濟力有不逮,恐怕是輕忽經濟危機傷害,漠視民間疾苦,連做公僕的良知都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