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中外券商夾攻 港業界無助難生存

一場金融海嘯,加速全球金融格局的調整和排序,香港感受到整合的搏動,當中突出的症候是中資證券商在本港市場迅速崛起。繼內地六大商銀先後來港設立附屬券商之後,內地十大券商亦漸次打入本港,近期掀起對本地券商的購併,凸顯內地券商來港布局的迫切。在CEPA機制推出後,未見本港券商北上潮,先見內地券商南來成勢,這種現象喜憂參半。

內地商銀打入本港證券業,有龐大的銀行網絡支撐,很快攻城略地,已執香港本地券商牛耳。可以預期,中資財雄勢大,未來可以稱雄於本港證券市場,這對於打破外資壟斷的局面有着重大的意義。未來中資同外資成為左右本港市場的兩大勢力毫不出奇,但問題是,面對中資同外資的雙重夾擊,本地中小券商勢必更無立錐之地。

本港中小券商合力打造了在國際佔有地位的證券市場,不過數十年光景,「創業者」被外來勢力擠出市場,暴露了當局經濟管治的缺失。近十多年來,內地改革開放造就的證券商機,大部分被外資掠去,本地券商面對財雄勢大、縱橫國際的外資大行,成為市場弱勢的參與者,難以同外資大行對撼,只是拾檢大行的剩菜殘羹掙扎求存。

得了便宜的外資,把香港謔稱為「提款機」,已可見本地證券市場掌控權旁落的慘情。內地金融研究人員曾強烈批評,香港市場的影響力掌控在外資手上,對於香港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不健康。這是否促成國家在金融戰略上,不敢倚重香港轉而催谷上海,雖難以得到確認,但除了催谷上海以外,中資強勢介入本港市場,就不無爭奪「話事權」或「定價權」的意味。

香港市場蛻變的過程,可以清楚看到:本港不但擁有市場基礎設施,包括交易系統及法律制度,還擁有資金,否則難以吸引企業上市融資,此外亦擁有本土人才。如此好的條件,卻無本地勢力立足之地,顯然是政府對於主導遊戲規則自廢武功所致。專家指出,國際上負責任的政府對金融無不緊守兩招不放:一是對外資巨企市場參與施加限制,例如規限金融控股企業的持股量;二是對本土企業加以扶持,培育本土實力企業。

港府一向採取既不規限外資,也不扶持本土企業的僵化市場自由經濟策略,致使形成外資坐大、本土企業出局。現在中資券商打拚本港市場,可視為國家認許的戰略,無非向外資爭奪香港市場主導權。換言之,就如國家出手,扭轉香港金融的敗局,糾正港府過往金融政策的失誤。從內地官員的表述及打入市場的行動,不難接收到這種潛在的訊息。

然而,中資取代外資或瓜分外資的主導權,雖有利國家安全地推動利用香港金融地位,但畢竟未能解決本土中小券商的生存問題。事實上,本地中小券商擁有的人才及對本港經濟及就業的貢獻,皆並非不可與大型券商各得其所,因為本港是散戶當道的證券市場,中小券商處置得宜可有生存空間,問題只在於政策是如何圍繞相容發展去引導。就如CEPA,理應為中小券商調降北上門檻,開放資金融通,使中小券商在兩地融合中,得以同大型券商相輔相成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