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名家講場:政府宜遏樓價保障民生

香港的樓價是否出現泡沫呢?假若說香港目前豪宅價格創亞洲和世界紀錄便是泡沫,一方面是確實的,因價格已超出許多發達國家的高水平。另方面則是言之過早,主要是成交量還有限。不過豪宅樓價在市場造成了示範作用。一是市場會期望豪宅的漲價潮會伸延至非豪宅市場,影響即期市場的供求和買賣。二是香港的地產市場為發展商所控制。

樓價高企窒礙經濟轉型

香港現時的經濟狀況是就業不足,收入難以增長,而就業結構的轉變也使中產階級趨於萎縮,社會財富兩極化,樓價高昂使新置業者有心無力。房產變成投資工具,甚而面向內地及國際市場。

雖說豪宅天價影響不了民生,但一手市場供應豪宅化,則是把供應從本地居民置業自居的市場抽離出來。一方面二手市場缺乏一手市場新增供應的約制,價格只升不跌。另方面豪宅價格的示範作用,使二手非豪宅市場的價格在買家和賣家的期望心理下,只升不跌。兩者合流,非豪宅價格高企,用家無力支付。

香港經濟的困境源自高樓價。高樓價不但造成生活生產成本高,妨礙新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而在經濟低迷下,高樓價壓縮居民的消費能力,也把社會的儲蓄與投資過度引入地產及相關的市場。經濟結構萎縮,集中於地產、股市,餘下的低附加值服務業也無力發展。在高樓價的壓制下,裁減工資和就業,在樓價之外全面壓抑成本,趨向於低檔化,更易為珠三角所替代。

施政報告變相抬高地價

這個根本性、結構性問題,特區政府不是不明白,實際上是明白而不作對策,這便是政策取向和施政的失誤。

特首最新的施政報告,一是不改勾地制,繼續協助發展商操控市場供應。二是讓港鐵(00066)、市建局開發地產,把公營機構變成與發展商一同營造豪宅價格的夥伴(公營機構出地,發展商建樓售樓);表面上增加供應,但卻是把供應集中於大發展商,鞏固發展商的壟斷地位。三是活化工廠大廈和轉變農地性質,卻忽視了發展商等過往多年積累工廈、農地,轉變性質,或有增加市場供應效果,卻是首先讓發展商和囤積居奇者先取暴利。轉變性質並不等於市場上即時供應增加,反而是把價格即時抬升。

施政報告的幾招,不知是藉機給發展商多取利潤,抑或是特區政府還是不知不明高樓價之害。高樓價出自市場操控,讓市場去調控,實際是讓壟斷性的發展商進一步操控市場,高樓價怎會下跌?

特區政府應學習殖民地政府,在中英談判之前以政府干預市場來抑壓樓價,保障民生的好政策。殖民地政府可不受發展商把持,特區政府為甚麼不可以?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