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的經驗出發,觀察樓市的重要因素不能不看中產階層的情況。有美國智庫的統計顯示,美國約有三千一百萬中產家庭,當中約兩成半或約八百萬個家庭有跌出中產行列之虞。這情況至少導致兩種後果:一是家庭的消費開支縮減;二是更多中產家庭由核心地區向二線城市或偏遠地區遷徙。這會增加二線城市的置業,但拖累核心地區的樓價。市場估計美國年底失業率逾百分之十,顯示情況尚會惡化。八月按揭拖欠率連升四個月,達到破紀錄的百分之七點五八,目前還未有穩定下來,令人憂慮個人破產及斷供惡化。
由樓市折射的情勢是,既然美國國民收入未有改善的迹象,樓市存在下跌風險則勢在必然。數據不時顯示的回暖,只是政策干預的效果,只要優惠政策一旦退出,或者利率發生變化,則樓市會反映經濟的真實。樓市這種情勢,令人質疑經濟復甦的說法。事實上,在家庭收入導致供樓能力下降之餘,商業活動的收縮影響到商業物業違約的增加,在樓市商業物業板塊,危機尚未引爆,但其情況已顯示實體經濟未有復甦氣氛出現。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認為見到復甦曙光,是令人生疑的。
不但實體經濟未足挺而支撐樓市,而且政府的「有形之手」也未能從樓市抽走,諸如首次置業補貼,商用物業重訂貸款免稅務罰款等措施,可能被迫保留或延續。甚至聯儲局可能仍要繼續每周吸納按揭證券的行動,否則可能導致按揭利率回升招致打擊樓市。此外,政策有形之手的難題還在於,不但退市要從緩計議,甚至有機會要加強救市的力度,因為商用物業價值下滑,將有機會對銀行造成影響,使貌似復甦的金融墮入二次震盪中。
聯儲局若然認為經濟可能已步入復甦,無疑是欠缺說服力的。一方面就業市道嚴峻,可支配收入目前情況不佳,預期也不樂觀;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的財富效應不復存在,消費如何能回暖?無就業的復甦,無消費的復甦,能真正復甦嗎?香港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曾發生過一段樓市小陽春的行情,製造復甦的錯覺,結果其後是樓市陷入深度的調整,歷經數年清理負資產才恢復元氣,並在得到內地經濟高增長帶動之利,樓市才能步上復甦之路。美國出現類似香港的反覆,也絲毫不奇怪。
當然,美國絕不等同香港,其經濟規模龐大,經濟潛力深厚,有其獨特的規律和優勢。然而,有如前面所述,美國至少現時尚未回復市場主導的恢復均衡的修復功能,由政策支撐的經濟復甦,明顯需要評估政策退出的風險。現在雖然最壞的時期過去了,但經濟反覆的機會存在。雖然各國政府有不同聲音,議論退市策略,但相信亦只限於做準備、作鋪排而已,退市還是「議而不決」、「議而不行」的居多,若然爭先恐後地部署退市策略,陷入二次衰退的風險很大。美國樓市就是風險未卜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