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龐大的金錢堆砌,把金融海嘯觸發的信心危機穩住,但是極有限度,因為引發危機的各種因素,曾為千夫所指的被要求改革因素顯然未觸及:華府已實施的措施,是關乎信用卡的限制,以及沽空的限制與披露要求;許多措施只講不做,被專家形容為華爾街有救助無變革。奧巴馬演說雖有加強監管的說詞,也對華爾街狠加訓斥,但重要的是不見行動。
摩根士丹利的專家指出,需要一大批規則,以避免去年海嘯的重演,但直至現在沒有見到行動。在危機時人們重視變革,而當危機的威脅淡化後,美國正在失去變革的動力。於是人們見到華爾街貪婪依然,有恃無恐的濫發花紅,市場之內高槓桿的金融產品死灰復燃。奧巴馬對華爾街的訓斥,誰都打動不了,華爾街我行我素,也就顯示了與政府的微妙抗衡。
美國金融業現狀與一年多前的不同,是出現強者愈強的極少數寡頭壟斷,一年前大到不能倒下的銀行,現在更大也就更不能倒下。金融救助的結果,不過是扶植了少數足以抗衡政府的金融寡頭,一方面極力拒絕政府的監管,包括薪酬的掣肘,另一方面則在政府更有必要包底之下,放手經營冒險,難怪槓桿融資回復○七年信用緊縮後的最快速度。民間憂慮金融危機第二波重臨,也不看好政府應付另一次危機的勝算,實在是對金融局勢洞若觀火。
華府在金融救助上的代價慘重,由於把太多的負累孭上身,華府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貸款商、保險商、汽車製造商,是投資者最大的風險擔保人。當局已被動演變為「大到不能倒下」的市場參與者,奧巴馬口口聲聲要鋪排退市,可能將之列為G20峰會的話題。如果退市具有雙重含義:一是貨幣政策扭轉極度寬鬆,二是政府尋求退回到「小政府」的管治角色。這就是一個太艱難的課題,說說容易,做起來太難。
事實上,美股指數回暖,直趨海嘯前的水平,並不能掩蓋經濟層面的千瘡百孔,包括,經濟增長可能是低水平上的反彈,失業率預期年底突破兩位數。雖然華府已背負太多的資產包袱,但在金融寡頭漂亮的盈利背後,還有更多中小型銀行破產,金融系統的有毒資產仍有待處理,顯示華府「收破爛」的角色,不但難言退出,更有愈陷愈深之勢。股市綠芽除了幫助華爾街獵取豐厚花紅外,並未能藉財富效應提振消費。
退市儘管紙上談兵,相信美國也不會冷落這個話題。因為這是全球救市的另一個階段,這個話題的關鍵,是不欲個別國家採取自我行動。換言之,美國乃至各國的經濟彼此綑綁在一起協調退市。這個議題的共通性,轉移了全球對美國差劣示範的注意力,而議題的急迫性,也將金融監管改革擠出當前議題。或許再過一年回首今天,人們仍看不到金融監管的根本變革,一旦經濟進一步轉好,監管的變革更被悄然擱置,等下次危機出現時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