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工廈補地價倡標準化

政府推動舊式工廈活化雖已長達十年,但至今市場仍未出現完全轉型個案,英國特許測量師學會香港分會主席蘇振顯認為,主因是政府推行力度不足,以及未有全面配套措施配合所致,並指不少投資者因舊工廈轉用途的補地價索價過高,因而打退堂鼓,建議推行標準化補地價機制,每半年或一年作一次檢討,以掃除投資不明朗因素。

三工業區具轉型潛力

他指出,學會約一年前已向政府提交活化工廈意見書,其後持續與相關部門接觸,據悉,政府已意識到問題所在,只是未能落實理順方案;另因政府近期多番指出,欲透過善用舊式工廈,為本港六大產業提供廉價土地,故相信新措施會陸續「出台」。

該學會認為,現時本港最具轉型潛力的舊工業區有三個,包括長沙灣、觀塘及黃竹坑。蘇振顯指出,觀塘區已見轉型雛形,惟僅局限於沿觀塘港鐵站一帶;下一個可望逐步轉型的舊工業區,預期是將有南港島線連接的黃竹坑工業區。

補價金額宜定期檢討

他說,本身接觸不少投資者均有意吸納舊工廈重建,但因補地價高企,而令投資者大打退堂鼓,要掃除補地價方面的投資風險,並增加市場誘因,建議政府推行分區形式的補地價,按不同地區制訂標準化的補地價金額,同時可每半年或一年作一次檢討,以推動市場力量活化,從而為舊工廈發展鬆綁。

至於舊工廈活化的用途,該會認為除作創業工業及家居辦公室等外,部分亦宜變身作精品酒店、服務式住宅、青年旅館、創意餐飲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