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場內場外:醫療改革離不開「錢」字

中國和美國不約而同推出醫療改革政策,奧巴馬受既得利益者反對而頭痛萬分,中國因是國企主導市場,所以推行政策遇到的阻力無大風浪,但不排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令成效大為降低。

醫療一向是各國政府的大問題,即使實施全民醫療保障的日本,據調查仍有70%國民盼望醫療改革,萬變離不開一個「錢」字,健康雖是無價寶,但藥物費用和醫護人員的支出都高昂得平民負擔不起,為此等支出「設限」看似是解決方法,惟最終並不如意。中國設限的是藥費,通過新建立的「基本藥物目錄」及投標形式來降低藥價,但醫院可能仍會巧立名目去增加財源。

美體制應徹底改變

奧巴馬遇到的是「市場派」阻力,但醫療不同於其他商業模式,美國醫院「來者不拒」,埋單的還是納稅人,所以政府提供「公共選擇」有何不妥?為何沒有人反對奧巴馬的「舊車換現金」計劃?同是政府付鈔,津貼醫療便受非議,津貼買車卻大受歡迎。當然,銀碼如小巫見大巫,長期的醫療改革耗資萬億美元,短期的津貼買車只是區區30億美元而已。

美國要做的不但是醫療保險改革,而是醫療體制改革。美國的醫療費用貴得嚇人,其一癥結是「以量計酬」,分幾次才把你治好,病人住愈久、檢查愈多、用藥愈多,醫院的業績亦成正比。醫療制度不應是多勞多得,而是看治療成效。台灣在下月起將改變此劣習,例如割盲腸、剖腹產子、痔瘡等簡單手術是「同病同酬」。中國的弊病其實亦相似,看病先「打點滴」(不打病人還不高興),普通病症也開十多種藥物,「以藥養醫」來濫收費,而藥廠則要賄賂醫院求銷路,所以才有新政策的「基本藥物目錄」面世。

藥廠寧開發保健品

日本又如何?既有全民醫療保,日本人又是最長壽,理應沒甚麼可抱怨了。不過,基於醫療的支出過高,除了要求國民自付30%的醫療費之外,還限制醫療費用。在經濟誘因不足之下,一些專科的醫生出現短缺,貪財的寧願去當不受管制範圍的整容醫生算了,結果出現「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的弊端。

藥物的問題更大,藥廠寧願開發毛利高的保健產品,而將研發救命藥品束之高閣,如果愛滋病肆虐地區是在歐美而不是在非洲,那則作別論!

(聶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