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投資心理戰:「牛二」揀股思維分享

近期股市反反覆覆,完全顯現牛市二期的特徵:恒指及大藍籌在原地跑來跑去,反而有些在「牛一」時的「暴升王」,卻跌得七零八落。在這個「牛二」的階段中,投資者應買些甚麼呢?

內地股市是「政策市」,因此要選出優秀的股票,就要了解國家未來的政策。自去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內地推出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上半年新增貸款高達7萬多億元,但近期政策開始遭到質疑。預期動態微調措施繼續,由於資金未能走到實體經濟,故此微調的重點主要是減少非法挪用貸款至股市及樓市,確保資金流入適當地方。

政策引領選行業投資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指出,上半年新增貸款量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任何一年的水平,造成股市及樓市連創新高,催生資產價格泡沫。短期內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是無可厚非,但若持續偏離既定目標,創紀錄的貸款增量發展下去,貨幣供應量過大就容易導致過度投資,令銀行呆壞帳驟增,威脅未來金融體系穩定性,由實體經濟增速下滑演變為金融危機。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浙江考察時,雖重複強調繼續實行積極的財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帶出一些很有啟示性的話,如「一籃子計劃決不是單純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而是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振興產業」,「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着重調整信貸結構」等,暗示未來的貨幣政策將轉變,市場流動性要「合理」而非「極度」充裕,重點針對資金未能走到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及需求不足等問題,銀行亦會「選擇性放水」,嚴控貸款用途。所以筆者預期,基建及內房將受到打擊,一些關連的行業如原材料、鋼鐵、水泥等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發掘具潛力類別股票

那麼內需是否就可看高一線?這就要解讀溫總另一句話:「短期內大幅度擴大內需的難度很大,一些短期政策的效應有可能逐步遞減,中長期政策見效尚需時日」,即是內需根本不可能大增,要選擇性地運用資源,例如農業及相關行業會是得益者,零售業前景也是樂觀的,其他的則要想清楚了。

內地過去主要靠低廉的人工及成本取勝,但未來卻不可能再走這條路,需要建立世界品牌。要發掘製造業或銷售業的股票,就要先問一個問題:「在N年之後,世界上的人會否都愛用它的產品?」沿着這個思路,就可發掘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例如汽車業是較易成功的,內地10年內完全有能力跑出像Honda或Toyota的品牌;手機、家電、電腦的成功機會也大;相反,食品及服飾要打入世界品牌就很困難,因為要外國人不飲可樂而要國產飲品,不穿Nike而穿國產運動裝,不喝外國奶粉而喝中國奶粉等,在未來10至20年內的可能性不大。醫藥業則是一隻黑馬,因集合了數千年的知識,將來是有機會跑在西醫之前;至於再生及替代能源,相信這些概念每隔數年就會熱炒一次,但只屬短炒性質,因為除了核能外,筆者不相信有其他能源可取代石油。

銀聯信託投資總監 林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