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金融市場的震盪史無前例,金融市場幾乎陷於崩潰邊緣,各國央行不論投入的資源,抑或其調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程度,也是曠古絕今,顯示問題本質的嚴重性。我們明白全球人士皆渴望經濟寒冬早日過去,對任何經濟改善及轉勢的預測,都是採取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態度。可是經濟跌勢放緩是一回事,經濟危機是否過去又是另一回事,經濟跌定後稍見起色,究竟只是回光返照,抑或是真正起死回生,根本無法說得準。
澳洲國庫部長斯旺日前指出,二十國集團財長九月份開會,不會終止振興經濟的政策,意味大家以為經濟開始走出谷底的期望,可能高興得太早。因準確預測這次金融危機而聲名大噪,有「新末日博士」稱號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亦指出,表面上看,全球經濟今年下半年走出谷底,但根基未穩,美國和歐洲等經濟大國至少在未來兩年,仍會陷於低迷的增長期,各國央行必須慎防經濟出現雙底衰退。
事實上,面對經濟跌勢初步喘定,大家不期然會問:經濟衰退是否真的完全過去?未來復甦將呈現甚麼形態?經濟會否有再下滑的風險?對大部分先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說,由於經濟復甦的嫩芽與衰退的雜草並存,至少要到今年底才清楚是否真正擺脫衰退。值得留意的是,到目前為止,全球央行的退市策略只停留在討論階段,沒有任何一個敢行出第一步,反映復甦步伐的隱憂依然甚大。
況且今次引爆的問題不僅是金融市場的信用風險,也是實際償付能力遭受重創的問題,由銀行、企業以至個人,償付能力均大受打擊,令整體經濟回氣速度大受局限。各國的財金官員目前均面對進退維谷的困局,在退市策略的部署上,無論做與不做均會惹來非議,如果用加稅、削減開支及收回流動資金等方式處理,復甦幼苗肯定大受摧殘,經濟可能迅即陷入滯縮(即同時出現衰退及通縮);若容忍龐大財赤,債市將會作出懲罰,造成通脹預期上升、政府長債孳息上揚、推高債貸成本等惡果,形成滯脹(即同時出現衰退及通脹)。
對於經濟復甦的形態是V形強力反彈,抑或是U形緩慢反彈,甚至是W形有升有跌,大家都在爭論不休。我們認為各國央行對未來必須作出最壞的打算,並需作出最好的準備,以應付一旦出現超乎想像的發展結果。大家必須明白,引致金融海嘯的金融機構壞帳問題從未消失,現在只是隱藏在歐美國家的政府帳目內,這些金融炸彈會否爆炸,視乎大家對歐美經濟體系的信心而定,一旦信心動搖,死灰將馬上復燃,形成新一輪衝擊。財金官員若不願正視經濟跌完可以再跌的風險,一味唱好,等於為金融海嘯預留空間,伺機再襲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