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曼強攻搜尋器
從網上搜尋器、手機平台以至電腦操作系統都跟微軟對着幹的Google,一直是微軟行政總裁保曼的心腹大患,面臨宿敵步步進逼,保曼樂意奉陪鬥到底,順勢提升微軟這個「科企王國」的韌力。
與對手早有積怨
保曼與Google舵手施密特的積怨,並非後者入主Google後的事,早在施密特掌舵微軟同業太陽電腦和Novell的時候,雙方已留下「牙齒印」。以前連提起這個搜尋器巿場龍頭都口震震地說「Goo...Google」的保曼,如今理直氣壯向宿敵宣戰。
最經典的例子是在○五年,微軟前工程師Mark Lucovsky正準備過檔宿敵Google,卻遭保曼使出非常手段挽留。據Lucovsky的轉述,當時保曼舉起椅子,扔向辦公室的另一端,然後夾雜粗口怒吼:「我準備把他(施密特)埋葬,以前我曾這樣對付他,日後也會這樣做,就是要幹掉他。」後來,保曼辯稱實情被嚴重誇大。
推免費版Office搶客
微軟和Google之間的激戰今年明顯升級。保曼曾於年初說:「搜尋器和廣告業務佔微軟一小部分,這樣全都是Google的事情。」豈料三個月後,微軟推出最新搜尋器Bing;到了七月初,Google宣布電腦操作系統「Chrome OS」即將出爐,硬撼微軟王牌視窗系統,而微軟十月將推出Windows 7;七月中,微軟趁Google剛刪除文書系統Google Apps標誌的「試用」字眼,隨即宣布明年推出免費的網上版Office。
微軟連環出招,跟Google正面交鋒,某程度上反映保曼正充分發揮其話事權。原本攻讀史丹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保曼,在一九八○年毅然輟學加入微軟,成為創辦人蓋茨僱用的首位業務經理,二○○○年榮升為行政總裁,但只主理財政,技術研發的話事權仍在蓋茨手中,二人隨後八年不時就經營策略出現衝突。直至去年六月底,蓋茨正式退出日常工作,全身投入慈善事務,才為彼此長久以來的衝突畫上句號。
施密特打破視窗
Google由網絡搜尋器起步,漸漸發展出多元服務,推出不同的應用軟件,一方面防範微軟蠶食其網絡搜尋市佔率外,另一方面更宣布推出適合用於Netbook的操作系統Chrome OS,以免費及開放源碼作招徠,望能挑戰微軟在操作系統的霸主地位。Google發展至有能力挑戰「科企巨人」微軟,行政總裁兼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實在功不可沒。
補足創辦人不善企管
施密特於一九七九年取得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並在八二年於加州柏克萊分校取得電子工程暨電腦科學博士學位。於八三至○一年間,曾任太陽電腦及Novell的行政總裁,為太陽電腦開發Java軟件。其後於○一年三月擔任Google主席,並於七月兼任總裁一職。
雖然在施密特加入之前,Google已在搜尋器市場佔一席位,但收入微薄。直至在○一年成功邀請施密特過檔,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而創辦人佩奇及布林則分別擔任產品部及技術部總裁,Google業務才正式起飛。由於施密特擁有豐富的科技企業管理經驗,能彌補Google佩奇及布林管理經驗的不足。
施密特初上場,便在○二年二月推出Adwords廣告服務,成功為Google開拓廣告收入。Adwords讓客戶在網頁搜尋結果的右邊,以文字形式刊登廣告,一方面保持Google網頁一貫的簡潔,不會出現令用戶生壓的Pop-up廣告,同時亦吸引到用戶注意,取得良好的推廣效果,令Google收入急增。
股價三年間飆逾7倍
施密特在○四年將Google上市,雖然當時華爾街不看好Google,但他憑三寸不爛之舌,與工程師、推銷員及金融分析員等溝通,希望修好Google形象,最終Google憑着強勁業績,股價從招股價的八十五美元,在○七年十一月升至七百四十一美元的高位,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勁升逾七倍。
除了在搜尋器市場與微軟抗爭外,Google準備推出Chrome OS打擊微軟在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施密特料可吸引數以百萬計的用家,甚至最終可能蠶食微軟的客戶群。《經濟學人》以「打破視窗(Breaking Windows)」形容Chrome OS推出對微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