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政策含含糊糊 投資市場怎能安穩

內地信貸政策微調由傳聞到動真格的愈來愈確定。央行在貨幣政策報告,首次正式稱「微調」成為政策調整一部分,在商業銀行層面,建設銀行證實下半年放貸目標二千億元人民幣,將較上半年大大減少。從市場角度判斷,內地上半年放貸狂潮史無前例,無疑是難以為繼的,下半年信貸閥門且不說「微調」,即使大調亦不為過,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信貸調整,而是政策宣示的含糊不清。

以有關建行下半年的貸款額度二千億元為例,當初傳出訊息後,有關方面不出面澄清,任由市場胡亂揣測,現在才確認這個額度,對市場訊息不加澄清取態瞹昧。此外,銀行體系明鬆暗緊的操作,表面上央行繼續唱「適度寬鬆」的調子,但上半年和下半年對何謂適度可能有不同的詮釋。對政策宣示的瞹昧和飄忽,顯示的是當局對資產市場的矛盾心態:一方面不希望資產市場形成泡沫風險;另一方面又怕資產市場回落,拆了經濟復甦的大戲台。這種態度最終會害苦了市場。

現在央行表態「微調」,股市大跌恐怕進入恐慌性調整期,於是官方又開動嘴巴宣傳機器,既詮釋微調是由銀行自主,同時會豐富和創新公開操作工具,官方又發布經濟樂觀預測,托市的意態呼之欲出。如果由此能發揮托市作用,也只會是短暫的,而且並無甚麼益處,市場在政策含含糊糊中,要麼極度樂觀,要麼極度悲觀,將大大增加市場風險。資產市場漲到現水平,是位高勢危隨時交火棒的關鍵時刻,稍不好彩,股民在政策瞹昧、含糊情況下,如誤信某些市場的傳言或政策解讀,作出非理性的投資動作,接火棒機會頗大。

今次升市是政策及資金共同作用推動的,現在擔心的趨向是,信貸放得快收得急。事實上近日的訊息,已在市場釋出政策轉向的預期,當銀根轉向收緊時,市場預期已足以搶先把價格推低。若出現大漲到大跌的鐘擺效應,吃虧的還是普通股民。當局一直鼓動增加人民群眾的財富收入,當股民紛紛淪為接火棒者時,非但沒有收入,反而有財富損失,政府肯定輸掉政策信用。

應當注意,內地資產市場的升市效應,其影響不只限於滬深,對香港股市、樓市,甚至對國際市場都發生影響。當中對香港影響顯著,包括大把大把的現金來港購買物業,以及加入炒熱港股。近期港股同內地股市的聯動效應加強,也使港股對內地政策訊息尤為敏感。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明言,流入本港的熱錢並不涉港元投機,而是追逐資產升值機遇。港股及樓市如追隨內地政策調整,則本港市民難免與內地股民風雨同舟、共墮苦海了。

這種情形使內地的政策考量,要放置於更廣闊的視野。正如中國豪擲四萬億救市鼓舞國際一樣,中國收緊銀根也會影響國際,香港是反應最敏感的市場。內地政策含糊,香港市場就可能不明朗;內地政策波動,香港市場難免跌宕。內地政策不可持續,在救市之初已露端倪,資產市場泡沫既已形成,內地一方面退市策略欠奉,而另一方面政策又欠透明度,難以發揮疏導市場情緒的作用。若造成政策有政策含糊,投資者有投資者盲目,怎能避免出現重大市場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