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地產串流:舊廠重建擬開綠燈

政府為鼓勵市場善用空置工廈及推動重建,擬將申請強制拍賣舊工廈作重建的門檻降低,尤其向樓齡逾30年的工廈開綠燈,料積存大量舊工廈的觀塘及葵涌區最受惠。惟有發展商認為,即使將門檻放寬至八成,但若欠缺補地價政策作配合,最終仍難推動舊工廈轉型。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截至去年底,全港分層工廠大廈及其附屬寫字樓總存量為1.87億方呎,空置率為6.5%,空置樓面高約1,220萬方呎。

削強拍門檻 兩區受惠

規劃署數據指出,市區及新市鎮現有逾1,450幢私人工廈(包括分層工廈、貨倉和工辦樓宇),70%位於非工業區,而都會區及新市鎮非工業地帶內的私人工廈約1,000幢,當中5%工廠樓齡達50年或以上;18%介乎40至49年;33.5%介乎30至39年。

按分區計,全港共有555幢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分層工廈,其中222幢在觀塘及葵涌,故一旦落實放寬工廈強制拍賣門檻,對兩區最受惠。

政府最新提出的舊樓收購門檻修訂建議,除住宅外,亦涵蓋非工業區的私人分層工廈,只要樓齡達30年或以上,收購業權份數建議由現時九成或以上,降至八成或以上,便可引用《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拍賣)條例》申請強制拍賣物業,以統一業權。

補價費時 難推動重建

有發展商指,業界對工廈購併需求未如住宅般殷切,主因是受地契所限,不少工廈地契屬工業用途,若要重建需進行耗時的補地價申請,即使放寬工廈強制拍賣的門檻,亦難以吸引發展商重建工廈。

另測量師彭兆基說,放寬強制拍賣門檻未必可加快舊式工廈的重建,建議政府訂立全盤的政策配合,減少發展阻力。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香港分會主席蘇振顯稱,按現行程序,政府在推動舊式工廈轉型方面是較被動,工廈業主即使有意轉用途,亦要面對複雜的申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