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投資者都會出現的普遍現象,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在股市大跌的時候,手持股票但卻不願止蝕離場,甚至再加碼落注,希望博得反彈回升;相反在股市剛開始回升之際,賺了少許甜頭便沽出,結果把「汰弱留強」變成「汰強留弱」,把獲利的強勢股票賣出,而弱勢虧本的股票卻一直持有。
實戰抱懷疑判斷偏差
很多人都會犯上以上的錯誤,亦有很多人知道自己有這種毛病,但每次總是改不了這個缺點,做出判斷偏差的行為,甚至會變得缺乏理性,不能為自己帶來最大的利益。正如筆者的網友所言,雖然投資者可能擁有足夠的知識,但到了實戰的環境中,卻過分依賴直覺,產生各種行為上的錯誤。
Daniel Kahneman及Amos Tversky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中告訴我們:「在損失的時候,人們會喜愛接受風險;但有得益的時候,卻會偏向趨避風險。」有時我們經過分析後,是應該購入一隻股票,但到實戰環境時卻心大心細,特別是股市在升了一段日子後略為回落,投資者會害怕轉勢,又或懷疑自己眼光是否準確,結果只賺了少許甜頭便沽出,最後只有眼巴巴地看着,一次又一次錯失良機。
牛市初段易過早出貨
對於投資者受到「展望理論」的影響而過早出貨,在牛市初段是特別容易出現的行為,因為「牛一」是靠動量買賣推動,是在沒有基本因素下進行的,加上在三月的時候,90%的「財演」和分析員都不相信牛市重臨,就算在第一浪的初期,市況開始上升,很多人也覺得「壞消息眾多,經濟又未轉好,遲早一定跌番落去」。
要在牛市初段做出逆向思考,與多數的人群作出相反決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別是經驗與分析能力不足的投資者,很容易對自己缺乏自信,盲目聽取別人的意見,以為熊市的壞消息未完結,結果只會帶來虧損。
對於大部分的人,把決定建立在群眾共識上,總是會較為舒服和安心。股票市場是一個龐大的資訊傳輸網絡,很容易地把廣大投資者聯繫一起,當市場形成主流共識的時候,若你的看法與大家不一樣,就會形成很大的壓力,對個人判斷產生懷疑,並不停地問自己,究竟是其他人的想法有誤,還是自己的判斷不對。但其實當眾人的想法一樣時,就表示沒有一個人認真思考過。
投資者的心理質素,往往比分析能力更加重要,其實筆者以前也經過這些階段,因為投資心理質素的問題,而未能做到最好。建議多讀一點投資心理學的書,對克服心理上的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銀聯信託投資總監 林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