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迷債教訓拋諸腦後 結構產品死灰復燃

儘管多數市場意見認為經濟最壞時刻已過去,甚至冒出復甦的「綠芽」,但罕有人認為危機已經過去。就算股市、樓市出奇暢旺,價格指數逐漸回到海嘯前,都不足讓市場否定危機未遠去。有調查顯示,六月份本地幣值發行的結構票據銷售額達七十八億元,較五月的二十八億元多百分之一百七十八,創出十年新高。數據揭示,結構性產品在股市熱熾的氣氛中,快速地死灰復燃。

結構性產品,即使市場以往對其知之不多,金融海嘯後可以說是無人不曉。作為金融衍生產品,像結構性票據、雷曼迷債、累計期權這類交易掠走了不少企業及個人的身家財富,成為金融海嘯之痛。如果危機源頭的次按發生在美國,同本港無關;危機卻透過結構性產品殃及本港。雷曼迷債賠償還在進行中,許多相關投資的虧損未得到補償,結構性產品再大舉行銷,不免令人吃驚。市場如此的傷疤未好忘了痛,讓人關注當前投資市場不是遠離險境,而是走向更險的深淵。

結構性產品在後海嘯時期復興,證明衍生產品的市場供求,致使其具有頑強生存力。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七年談到過度證券化提及,銀行為突破監管措施對擴展業務的掣肘,希望以較少資本做較多生意,為股東爭取更多利潤,其中包括從事證券的莊家活動而賺取交易收入。銀行當前可開展的業務有限,爭奪樓按又趨於白熱化,在水浸之下,激發高風險結構性產品的供應,就絲毫不出奇。

從投資者角度看,也是在低回報率的環境下,為贏得更高回報而甘冒風險。現時結構性票據息率高至二十五厘,是任何投資產品不能比擬的。有供應的莊家,又有接盤的投資者,再加上本港金融體系出奇的高效率,造就結構性票據的快速死灰復燃。更堪注意的是,海嘯前除雷曼迷債以外的結構性產品,形式上是向專業投資者銷售,現在結構性票據,除專業投資者外,同樣有不少散戶「落疊」,顯示銷售模式未見得吸收雷曼迷債的教訓,留下巨大的風險隱憂。

對結構性產品快速死灰復燃,市場基礎可謂是:一為資金氾濫、利率偏低;二為投資門路狹窄,無法吸收過剩流動性,驅使銀行及投資者為收益鋌而冒險。由此可推知,根源應追溯到本港經濟管治失敗,對於龐大的資金,缺乏足夠的項目規劃,過多資金追逐投資品,不但製造了股市、樓市泡沫,也使投機性被喻為形同賭博的結構性產品再次應運而興。全球救市,本港「無為而治」,留下這樣的缺失,政府難辭其咎。

此外,事件凸顯對金融危機的反思不足,監管改革未能與時俱進,以致雷曼迷債未成為前事之師、前車之鑑。結構性產品死灰復燃縱然合法合理,然而,早前有關累計期權銷售的投訴,就已暴露規定的銷售對象,何為「專業投資者」被鑽法例空子,以致任由與一些身家較豐厚的散戶「對賭」。事實上,有關銷售近幾個月內逐步升溫,未見監管機構向投資者示警,一旦日後釀成危機,試問政府又是否能置身事外?當危機從本港內部醞釀而成,其危害就不是只被外圍危機殃及那麼簡單,後果勢比海嘯時的衝擊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