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升效率的一籃子措施來看,一是針對內地註冊公司而設的條文,不合時宜應廢;二是審批手法過於「家長式」,須考慮改掉;三是取消提交非必要文件或核證版本,避免浪費時間和紙張。措施弊端早已形成或存在,遲遲未提上日程,往往是環境未到嚴重程度,足以反映來自金融海嘯的影響,以及上海明確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壓力。事件也顯示,當局一向缺乏居安思危的應對,在維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欠缺未雨綢繆的長遠計劃。
事實上,港交所近年興利革弊走了不少彎路,一些不受歡迎的改革,「霸王硬上弓」後被迫撤回,像延長董事禁售期;同時,另一些改革一再積壓,包括近期的調整措施或廢除的幾項規定,以致像無紙化這樣的「翻炒」措施。一直以來,欠實效的改革使香港浪費了寶貴的時效,增加了內耗。這種現實很大程度基於欠缺憂患意識,直到危機降臨頭上,才猛然醒覺起來。
尤其在金融海嘯發生後,中國成為國際投資的焦點所在,內地企業作為上市資源,成為全球證券市場爭搶的對象,與此同時,內地市場及資金的優勢,又使當地股市成為海外企業覬覦的目標市場。這從本港上市H股的回歸意願,以及傳統本地企業前往第二上市的意願,都表明一種疏離港股的潮流。最新的動向是有傳美國友邦保險(AIA)選擇在港股上市之餘,還準備登陸A股,顯示到A股上市作為最終目標,將是大多數企業的取態。本港長遠吸引力存憂,是今後突出的危機,可見如何保住融資的吸引力有了關乎存亡的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頻出招,是否建基於谷大生意的單一目標,因為這種傾向有迹可尋。眾所周知,港交所近幾年銳意增加有助交投的產品,以至衍生產品的交易在全球數一數二,吸引不少炒作資金,炒作過度呈現滑向賭意氾濫的趨勢。雷曼迷債及累計期權在本港造成禍害,顯示監管當局睜隻眼、閉隻眼之際,有毒資產已乘虛而入,全球金融危機遲些爆發的話,香港金融業「創新產品」過度膨脹,股市在金融海嘯下更難復原。可見着眼於谷大生意額,並不是保住金融中心的捷徑。
金融海嘯後,金融業理應回復本分,就是回歸協助企業集資的功能,生意額應當是做強融資服務取得的業績,而不應當谷生意為本,強化金融服務為末。一旦本末倒置,就會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失去正確方向,盲目推產品谷生意只能增加股市的賭場效應,而不能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近幾年所推改革諸多不暢,幾度功敗垂成,很大程度就是這些改革,未能符合協助企業集資及改善管治的根本需要。
只有協助企業融資和改善管治,令企業的業績好,派息分紅佳,才能吸引投資者,並保障其收益,循此途徑做大做強生意。單純看港交所降低上市門檻、提高批核效率,並不足以認定這就有助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有待實際運作中,體現提升金融服務的本分職責。在同上海的長期競爭中,這是不可或缺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