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中鋁交易失手的原因,指出中鋁購併像「小學生」般稚嫩,譬如不夠果斷,給交易超過三個月的期限,以致市場形勢生變令對手集資能力復活,以無關痛癢的成本推掉交易,痛失成事機會。此外,不重視借助媒體造勢,亦不從事公關游說,都顯示欠缺爭奪的功力。其實,這些固然是原因,但即使中鋁做足工夫,交易仍未必能成事,因為政府還是攔路虎,澳洲政府一直不贊成外資染指其支柱產業,相關收購涉及更深層原因。
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以前專注在下游產業賺取薄利,海外反響不大,當覺悟過來要向上游進軍時,無異於同既得利益國爭飯食,即激發海外反彈。由於一旦中國連帶掌控了上游產業,就可壟斷商品定價權。這在利益紛爭的世界看來,就是「中國威脅」,比軍事意義的威脅毫不遜色。儘管中國拿出「不求控制權」、「只從事財務投資」的說法,但在赤裸裸的利益商戰中,這種承諾並不能打動人,因為無人相信這樣的說詞,有違商業競爭的本質,並非普世的「遊戲規則」所容。
這宗收購成敗未卜之際,恰逢鐵礦石談判膠着時,中國同國際最大礦業集團對峙。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的產量分別有三成、五成、五成供應中國,中國同誰更接近,都構成威脅,相關的收購都會有人出來搞局。中國的市場地位,使其成為產業「公敵」,大大增加了國企個別對外購併的難度。
國企「走出去」大型收購一再失手,清楚反映了國際氣氛,像力拓,當初不是財困逼到走投無路,也不會有這宗交易,一到財困紓緩果然就翻臉。當然,有關資源項目的購併,在發展中國家有成功的案例,既如此,在策略上完全不必捨易取難,同「敵對勢力」硬撼,徒然助長「中國威脅」的宣傳。
中國在應對貿易戰方面,採取以德報怨的態度,雖有表率的作用,但基於維護自身利益,做法要適度,否則只會被視為迂腐。在「走出去」備受抵制的情況下,內地在開放上要有理有利有度,不必濫施國民待遇,信守以開放換開放、以准入換准入的對等原則,藉此希望減少非商業干擾,增進「走出去」的成功。
應當強調的是,大型國企資金充沛急欲「走出去」,理念上自視為國力強盛,忽略了副作用就是招惹抵制。造成這種狀況,顯示產業財力向國家集中,是拜近年由「國退民進」國策向「國進民退」逆轉所賜,國家積聚龐大的外儲構成投資難題,造成過分倚重投資美元,而想分散風險又阻滯重重。面對困局急待謀求改變,中央提出過「藏匯於民」的策略,卻只聞雷響不見雨下。
事實上,國際政治較量及經濟爭戰使然,就購併而言民企可能比國企阻力少些,但多數民企財力不足,對外購併拓展版圖顯得有心無力。基於此,國家在宏觀策略上,應切實推行「藏匯於民」,同時堅持「國退民進」,不論對經濟發展還是「走出去」購併,都將更為有利。「走出去」征戰一再失利,是通盤考慮調整策略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