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名家講場:美國鬆銀根 全球被迫跟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說過有幾多風流,就有幾多折墮。這一預測導致他下台,卻是現實世界的真實描述。香港從九七年開始,到○四年才開始解決當時地產泡沫爆破的後遺症——負資產問題。美國投資大師格蘭森在最近的季度通訊預測今年標普能到1,000至1,100點之間,同時也預測解決美國的負資產需時七年之久。換言之,從今開始到二○一五年將有七年的康復期。

格蘭森七年康復期的預測基於負資產後的財富效應。美國全國資產規模在○七年包括房地產及股市大概在50萬億(美元‧下同)。今年三月,這一數額跌至30萬億元。股市近期也許見底,但美國樓市還有下跌空間。對成千上萬美國人來說,財富的縮水會帶來明顯的行為變化。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儲蓄不夠,退休金也不夠。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不再過度消費,而是勤儉節約。

這一負財富效應持續時間取決於美國的減債速度。美國50萬億資產背後是25萬億的債務。金融海嘯降低了資產,使得負債額外龐大。美國要重新回到健康增長軌道,減債成為首要任務。以現在30萬億資產規模,45%左右的健康負債比率,債務要減至18萬億左右。12萬億減債規模,以美國正常時期7%左右的儲蓄率,再加上3萬億銀行壞帳,大概需時七年消化。

印鈔刺激經濟有限

經濟學家對泡沫爆破與經濟蕭條有不同藥方。凱恩斯基於對二十年代英國經濟蕭條的觀察,得出市場失效無法調節的結論。他主張用財政政策增加政府開支來擴大社會有效需求。貫徹這一藥方最成功的國家是納粹德國。希特拉在三十年代建設高速公路,大眾汽車和擴張軍備,成功使失業率由30%降至2%。希特拉成為世界當時最成功的政治領袖。

貨幣學派的弗里德曼認為,大蕭條的根本原因是過度緊張的貨幣政策。這一錯誤政策導致價格進入下降通道,通縮進而引致百業凋零。對大蕭條的這一理解在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手中發揚光大。伯南克對大蕭條的藥方是印鈔,然後用直升機發給大家。短期利率低如果對經濟沒有刺激效應,用定量寬鬆政策直接操縱長期利率,希望使經濟走出通縮的惡性循環。

日本經濟學家對日本十五年蕭條的研究,發現通縮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泡沫爆破資產縮水之後的長期減債。民間因為極度負債,經濟行為發生重大變化。各類私人經濟主體不再建設長期價值,而是以修復負資產的資產負債平衡表為主要任務。他們的經濟活動對流動性沒有需求,整體社會流動性過剩。利率極低,但卻無法對經濟帶來刺激。

基於這一理解,伯南克的印鈔對經濟刺激作用極低。然而,凱恩斯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政府的渠道,把流動性直接注入各類經濟主體,才是解決減債時期通縮的正確舉措。世界資本市場對奧巴馬上台後高達10個百分點的財政赤字的正面反應,說明財政政策在減債時期的重要性。

輸出長期通脹隱患

貨幣學派的印鈔藥方也許不是正確政策,但這一政策被美國長時期採用,卻有可能對世界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在美國,民間因為減債,對信貸沒有需求,貨幣沒有乘數效應。除了維持一個低利率的良好減債環境,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沒有重大影響。美國的通脹率因此會長期在低位徘徊。可是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長時期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七年的康復期,對世界來說可能是七年的通脹期。

貨幣政策的國際化——本國製造,外國受害——在二○○○年之後的經濟繁榮期體現得淋漓盡致。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因為貿易相對優勢,可能促進其他國家採取類似的寬鬆政策。

因為美元的寬鬆政策,全球流動性過剩,其他國家對本國通脹的控制能力極度削弱。全球資本流動和套息交易,美國寬鬆貨幣政策意味着全球實際上都奉行寬鬆貨幣政策。

美國因為自身康復的需要,採用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寬鬆政策,在減債時期,美國本國不會帶來通脹。但其他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些毋須減債的國家,她們的貨幣乘數處於正常水平。開始一兩年空置產能提供一定緩衝,通脹率可能較低。但長期來看,美國的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國際資本的快速流動,必然帶來世界範圍流動性氾濫,最後導致長期的通貨膨脹。

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劉民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