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得一時之稅 難逃一世負評

美國科技巨企Google被外媒披露,涉嫌於二○一七年透過一間荷蘭空殼公司,以迂迴複雜的程序,將一百九十九億歐元(約一千七百七十億港元)轉移到避稅天堂百慕達。報道指Google所交的稅率,因此由美國徵收的百分之三十五大幅降至百分之六。

Google把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該國符合條件的外國公司享有零稅率。報道中所指避稅手法,被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文治」,意指在兩國分別設有公司,利用歐盟轉款漏洞,避免公司在海外賺取的盈利須繳交美國巨額所得稅或歐洲預扣所得稅。同樣是科技巨企的美國蘋果公司,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率先採用這招數,之後倣效者眾。

洩漏私隱 醜聞不絕

所謂發財未必立品,無論是中外企業,或各行業尖子,稅務醜聞比比皆是。球王基斯坦奴朗拿度及美斯補交西班牙稅款才幸免牢獄之苦;中國嚴拿逃稅爆發娛樂圈大風暴,二百藝人受查,女星范冰冰更要補交近九億元驚人數字稅款。Google雖然回應稱遵循各地法律營運及交稅,但隻手難掩世人悠悠之口。愛爾蘭已修例堵塞相關稅務漏洞,這些企業明年起難以重施故技。

千方百計避稅,難免忽視服務質素及責任。Google靠互聯網搜尋器起家,有賴廣大網民支持,但屢次涉及洩漏用戶私隱,最近旗下社交網站Google+因為軟件出錯,導致個人資料外洩,有五千多萬用戶受影響,因而今年四月需要關閉消費者版本的Google+。加上近年官司醜聞不絕,搜尋器提示功能疑助長惡意誹謗名人,地圖功能提供實景照片亦涉侵犯各地居民私隱,指示地點準繩度也被人詬病,新近便爆出澳洲警方根據Google地圖搜索出了延誤,男子屍體要隔了一年半才被發現。

禍外又欺內,該公司多名高層捲入性醜聞,管理層處理手法惹員工不滿,去年十一月發起全球罷工,斥公司違反「不作惡」初衷。良心企業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成為一時佳話,名留青史;相反,黑心企業機關算盡,為求暴利不擇手段,風光一時,最終必為世人唾棄。掩耳盜鈴,自招負評,高奏的甚麼歌也會變成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