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三個月,原以為紛爭迭起的二○一八年可以平靜畫上句號,中方卻在這時出手,海關總署宣布,由本月二十七日起准許美國大米入口,打開接近十八年的關卡。
中國於○一年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開放糧食市場,每年按糧食消費量百分之五,從國際市場進口相關數量。但中美缺少植物蟲害相關協議,一直因此理由阻礙了美國大米輸華,想不到拉鋸多年,說放行便放行。自中美領導人本月初在阿根廷會面,協議貿戰停火,短短三個星期,中國已經先後三次進口美國大豆及計劃購買三百萬噸美國粟米,作為釋放善意的姿態來迎接下月的談判,力度上已不算輕微,這次更送上美國期待多時的大禮,買完大豆又買粟米大米,退一步或許海闊天空,退三步、四步呢?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商,中國這方面的消費及進口量亦稱冠,去年大米進口關稅配額為五百三十二萬噸,其中以越南產大米最多,其次為泰國和柬埔寨。面對國際進口優質平價糧食競爭,近年國產大米價格大幅下降,農民生計受到威脅。以往用檢疫等技術理由阻止美國大米輸入,在美國角度看無疑是保護政策,有違反「入世」承諾之嫌。如今迫於形勢,把關口打開,對農民無疑是雪上加霜。
今次雙方同意進口條件只集中在檢疫要求,對於基因改造限制卻是灰色地帶。美國曾爆出黃金米風波,令人關注食物安全問題,內地網民紛紛留言,表示憂慮美國基因改造大米流入,損害身體。
人民的生計生活固然必須顧慮,但迫在北京眉睫的是經濟生死攸關的貿易戰談判。美國的立場很明確,必須根治對華的驚人貿易逆差,單在一七年已是破紀錄的逾三千億美元,特朗普曾警告狀況已達失控地步,中國必須盡快把對美貿易順差削減一千億美元,華府中人更放風目標是削減二千億美元,可見談判時開天索價是必然的事。美國寸土必爭,步步為營,中國卻是未談判已經輸了氣勢,怕就怕北京步步退讓,華府步步緊逼,貿易戰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