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事實未必如此,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大發展,國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少人至今不知禮節、榮辱為何物。層出不窮的哄搶財物事件令人側目,也將中國人的劣根性難改暴露無遺。
湖南農業大學花重資培育的玉米、棉花等科研試驗基地近日遭當地村民偷盜,近三成玉米新品種被洗劫一空,損失或達千萬元以上。據指村民多年來偷竊不斷,以往是小偷小摸,如今則集體出動,不少人騎着摩托車、三輪車而來,一麻袋一麻袋地偷,等警方趕到,人群一哄而散,最終只抓到一個跑不動的八十多歲老太太,叫人哭笑不得。
類似哄搶事件可謂數不勝數,神州大地上幾乎每日都在上演。從提供給考生、運動員的礦泉水,到花卉展覽中的盆栽,到公路上翻側貨車中滾下的水果大米等等,能搶則搶,不能搶也搶,甚至漂浮在黃浦江上的病死豬,魚塘裏遭投毒的死魚,海關繳獲的走私凍肉,打假會場展示的假冒偽劣產品,乃至抗震救災物品亦不能例外。
哄搶財產是違法行為,甚至干犯刑事罪,然而即便如此,部分國人對哄搶的熱情非但不減,還常常表現得淡定自若,搶得多的自覺十分榮耀,搶不到或搶得少的則是「無能」的表現。某地高速公路曾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司機當場死亡,當地村民奔走呼告,很快十里八鄉的民眾便蜂擁而至,完全不顧現場慘狀,更無視在場警察的勸阻,持續哄搶數小時,最後一個個帶着勝利的表情滿載而歸。
以前是人窮志短,哄搶財物只為果腹,雖說違法,但也是情非得已。現在則不同,再窮的老百姓,也不再有溫飽之愁。更可笑的是,參與哄搶的人群中不乏穿戴整齊、衣着光鮮之人,生活條件並不差,唯一的解釋就是平時自私自利,愛佔小便宜慣了,總覺得拿一點小東西沒甚麼大不了,尤其是看到別人在拿在搶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出手,便有一種吃虧的感覺,每個人都這麼想,最終就演變成一個個失控的集體哄搶醜劇。
而警方在處理相關事件時力度不足,也助長民眾的失德行為。拿本次湖南農業大學的事件來說,警方最終只找到四名涉事農民,而且只是依法訊問,要求他們交還被搶物品而已。處理其他類似事件罰則亦差不多,當警方都認為只是小事一樁,民眾就更加覺得無所謂了。
對於國人的愚昧無知,不由得讓人想起魯迅筆下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想起愛因斯坦筆記中對中國人是「低等人種」的描述。一百年過去,國家領導人宣稱中國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走進「新時代」,可惜,部分中國人的精神狀態仍停留在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