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進口華技術 中國製造大逆襲

「中國製造」曾經被認為是低端產品的代名詞,而美國、德國及日本等西方製造大國的產品則是世界高精尖商品的供應者。但隨着科技實力發展,中國已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開始對西方國家進行逆襲,反向輸出高技術產品,「中國智造」已經嶄露頭角。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從西方國家採購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向它們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產品,處於世界產業鏈條的最低端,賺取最辛苦的血汗錢。然而時移勢易,西方的高技術製造業已面臨日益強大的「中國智造」壓力,例如美國通過各種手段,阻止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中興等企業在美發展,就充分證明這一點。

更讓西方焦慮的是,就連他們最引以自豪的飛機發動機製造也開始逐漸「淪陷」。早前有報道稱,中國正在談判向德國出口用於製造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關鍵設備和技術,這些設備可以用來生產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渦輪葉片是現代航空發動機最關鍵的部件之一,其質量決定了航空發動機的可靠性和壽命。

迎頭趕上 更勝美英

眾所周知,飛機發動機是工業製造的明珠,也是西方少數一直領先中國的製造業,但隨着中國持續投入與攻關,這一領域西強華弱的態勢開始改變。在渦輪葉片上,中國的加工技術有了巨大飛躍,特別是在高溫合金和氣動設計上取得突破,使中國能夠生產出一系列功能強大的軍用航空發動機。

最顯著的例子是WS-15渦扇發動機,是專為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而設計的。WS-15在解決了可靠性問題之後,去年有媒體宣稱它的性能與世界最先進的軍用發動機普惠F119發動機相當。此次與德國談判的中國機械是一種超快激光設備,可用在渦輪葉片的打孔上,美國普惠、通用電氣和英國勞斯萊斯多年來一直研究渦輪葉片的製造,並將該技術作為其最重要的商業秘密,但現在中國已經迎頭趕上,並比美英做的更好。

「中國智造」之所以能夠出現逆襲,很重要的原因是體制性優勢。中國政府採取集中優勢資源辦大事的方式,選準突破口,然後持續地對科技難關攻堅,最終以點帶面實現全局性突破。發動機領域如此,晶片領域也如此,一旦這兩個領域出現質的飛躍,西方在所有產業鏈條方面將出現崩潰性局面,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事實上,中國在人工智能、數字技術、基因研究及量子科技方面也是世界領先,包括德國外長在內的一批歐盟有識之士已開始呼籲向中國學習,加強雙方科技合作。遺憾的是,最看不起中國進步的並非外國人,而是在香港逢中必反之人,在他們眼中,中國仍然是落後的代名詞,還要處處與中國切割,真是可笑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