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助扶貧講政治 民營大佬跟黨走

中國經濟界日前有兩大盛事,一是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一是在廣州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參與兩場大會的中國民營企業大佬們,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便是扶貧。中共十九大之後,講政治成為這些大佬的必修課。

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上,阿里巴巴、京東等十八家民營企業及機構,與內地十三個貧困州縣達成結對幫扶協議。作為中國電商大佬之一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衝到第一線,並以河北平石頭村「名譽村主任」身份,放言五年內要讓村民收入翻十倍。馬雲更成立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未來五年投入一百億元人民幣。

除了扶貧,京東、融創等企業也紛紛設立中共黨組織,在集團內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這些企業界的大佬們緊跟形勢,把握時代脈搏,不僅是市場經濟博弈場上的弄潮兒,也是政治形勢發展的先知先覺者,他們能在商場上獲得成功,看來不是沒有道理。

上有所呼 商有所應

今年九月中央發布《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明確指出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這是中共首次發文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也是給商界服的一粒政治定心丸。當中央展示政治姿態之後,商界如何呼應便成為關注目標。

眾所周知,扶貧是習近平最為重要的政治目標,五年前就提出在二○二○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它不僅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步,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作為最高領導人念茲在茲的課題,商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做到上有所呼,商有所應,形成良性互動,這是新時代政商關係應有之義。

至於在企業設立黨委,也是大勢所趨。十九大修改的黨章明確提出,「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神州大地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農兵學商,黨的領導是決定性的。在這樣的大勢面前,商界大佬如果逆勢而抗,那勢必被大潮所淹沒,與其被動遭到整肅,還不如主動接受領導。今年六月,中國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對大舉進行海外投資的安邦保險集團等公司的貸款進行調查,實際上是給民營企業敲響了警鐘。

中共十八大之後反腐整風,一個重要原因是權貴寡頭崛起,幾乎每個倒台的部局級官員背後都有一、兩個財團,官職愈大,財團的量級就愈高。這些財團依靠官員幫其衝鋒陷陣,拿項目搶土地;更有甚者,一些財團公然介入政治領域,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布局人事安排,這已經超越了中共的底線。目前商界大佬們紛紛講政治、跟黨走,努力適應當局設立的新規則,是重建政商關係的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