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兼任中央黨校校長,這一人事任命打破了將近三十年的慣例,從一九八九年喬石開始,中央黨校校長的職務一直是政治局常委兼任。如今陳希出掌黨校,既凸顯陳希角色的吃重,也意味着中央黨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角色的強化。
中央黨校作為意識形態的重鎮,一直受高層的重視。過去二十多年,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劉雲山等分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長期兼任黨校校長一職,按道理今次校長一職,應該由分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兼任,但今次卻由陳希接任,說明高層對中央黨校的功能有新的考慮。
按照中共過去對中央黨校的功能設計,黨校既承擔中高級人才的培養,也負擔現實政策的研究,以及對中共黨史研究。黨校對外交、宗教、經濟、政黨發展等方面均有涉獵,集學術智囊機構和人才基地為一體,導致各級黨校機構迅速膨脹,人浮於事現象突出,研究成果又乏善可陳,更有一些黨校教授與中央精神對着幹,對大政方針冷嘲熱諷。這些人不僅未能給中共添油加力,反而添煩添亂,以致有黨校不姓黨之說。
因此,黨校改革被提上議事日程,除了精簡架構、裁撤冗員之外,突出與加強黨校的人才培育功能,淡化學術研究事務成為題中之義。陳希以中央組織部部長之職兼任黨校校長,是中央黨校改革人事安排的既定步驟。接下來,相應的改革將陸續有來,包括一些研究機構被切割併入其他機構。
人才培育工程之所以被突出,主要是過去五年來中共反腐整風,一大堆貪官污吏被清除,黨內出現青黃不接人才荒。過去十幾年,中共人才梯隊建設以共青團為主,隨着令計劃事件爆出之後,團派被清理,導致中共人才梯隊斷檔,急需一批年輕幹部頂上;中共十九大宣布中國已進入新時代,但很多官員並沒有做好偉大鬥爭的心理準備和本領,他們已跟不上形勢需要,很多人面臨被淘汰,這也導致巨大的人才缺口。
另外,國際政壇人才年輕化給中共也帶來巨大的壓力,歐洲十幾個國家的元首、總理都是七○後,奧地利新當選的總理年僅三十一歲。而中共十九大選出的政治局委員,最年輕的才五十四歲,平均歲數超過六十二歲,七○後的正部級官員至今一個都沒有,幹部年輕化遠遠落後於國際潮流。
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中共對年輕幹部的選拔培育的任務很艱巨,而各級黨校的角色吃重。可以預計,中共將迎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樣的幹部年輕化新高潮,一大批年輕官員從正處、副廳躍向正廳或副部,迎來人生的黃金時代,甚至不排除出現代際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