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良渚古城申遺工程啟動

首於浙江杭州餘杭區被發現的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亦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個重要的中華古文明,一向備受考古學界關注。而被譽為「中華第一城」、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古城遺址,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亦已進入最後階段。內地政府已於周四(21日)將相關資料,寄往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進行預審,預料明年二月一日將正式遞交申請。

面積相當四個紫禁城

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壽田表示,良渚古城遺址今年提交的申遺範圍與之前相比有大規模變動,良渚古城、瑤山遺址及十一條水壩均被列入。陳壽田亦指出,此前兩次與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主席古斯塔夫阿羅茲會面時,對方亦認同良渚遺址能證明,五千年前的良渚社會已進入「國家文明階段」,更形容遺址「價值巨大,非同一般」。

據內地考古學者指出,良渚古城為中國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外圍則建有城牆及外郭;整個古城總面積近三百萬平方米,相當於四個北京紫禁城。被劃入申遺範圍內的十一條水壩,是於一五年於古城外圍發現的水利工程,為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及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

至於位於古城東北方約五公里處的瑤山遺址,則出土了祭壇和多個貴族墓葬。有考古學家認為,該處墓葬有大量玉製陪葬品,與良渚文化的典型小墓形成鮮明對比,故反映了當時已出現原始社會向文明時代過渡階段的社會現象。

良渚遺址玉器種類多

分布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被考古專家認定為良渚文化的中心。其最大特色是在於其所出土的玉器,包括有璧、琮(用於祭地的玉器)、鉞(近似斧頭的武器)、璜(半壁形的玉)、玉鐲、玉珠等。

本報綜合報道